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金融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8月数据“确立”复苏趋势 提振市场信心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09-09-13 19:20

每经记者  江旋  宛霞  朱小雯  每经实习记者  曾春

        周五出炉的8月经济数据,让A股投资者吃了一颗  “定心丸”。财政收入大增,信贷数据好于预期,平稳增长的消费和高速增长的投资……可以说,一系列数据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趋势。此外,管理层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为巩固经济刺激政策的成果,将继续保持宏观政策基调不变。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复苏的曙光已渐明朗,这也将大大提升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信心。

【宏观焦点·财政】

8月财政收入大增36.1%收支仍然紧张

        受去年基数较低和国内消费税增长影响,8月全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36.1%。

        财政部周五公布8月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财政收入5237.4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389.54亿元,增长36.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059.95亿元,同比增长51.2%;地方本级收入2177.52亿元,同比增长19.3%。

        财政部认为,本月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受去年8月份收入基数较低、今年某些一次性或不可比增收因素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8月份中央本级收入同比增长51.2%,增幅环比达到近40%,这跟下半年财税部门出台加大税收征管规范,特别是在白酒、烟草业消费税方面的“堵漏”大有关系。

        根据预算,1~8月中央本级收入累计增幅比预期增幅降低了11.4个百分点。财政部表示,今年完成预算任务仍然艰巨,全年财政收支紧张矛盾突出。

        财政支出方面,中央、地方各级支出同比增幅较上月大幅拉大。8月全国财政支出4737.12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199.27亿元,同比增长16.4%;地方本级支出3537.85亿元,同比增长17.7%。

【宏观焦点·投资】

固投大增  房地产投资显现接力政府投资潜力

        今年1~8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985亿元,同比增长33%,比1~7月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7亿元,增长14.7%。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反映出民间投资呈现向好趋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房地产显示出可能接棒政府投资的潜力。但在当前价格回升过快导致销量萎缩的情况下,未来开发投资能否持续增长令人担忧。

        同时,8月份固投的高增速也存在基期效应。“现在增长33%与一季度增长33%是不一样的。”刘元春说,未来投资同比仍将保持高位,但环比下降。当前刺激政策的延续性导致的投资高涨,会在12月份到明年一季度衰减下来。他还强调,在今年加快启动民间投资,是保证明年投资速度的关键。

        此外,工业增加值已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速加快。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1~8月份累计同比增长8.1%,比1~7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8月份发电量3443亿千瓦时,增长9.3%,为15个月以来的最快增速,显示出制造业明显的增长势头。

【宏观焦点·出口】

外贸数据再次逆转下行  物流运行稳中趋升

    海关总署周五发布8月份进出口数据,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917亿美元,同比下降20.6%;其中出口值1037亿美元,同比下降23.4%;进口880亿美元,同比下降17%。经季节调整后,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增长2.3%、3.4%和1%。

        尽管外贸逐月回升趋势基本确立,但分析人士认为,在此期间出口形势仍在反复震荡却是不争的事实。

        9月1日公布的8月份制造业PMI也印证了这一点。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1%,同上月持平。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认为,该指数虽然已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近期回升势头有些疲弱,出口后期走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值得高兴的因素是,出口值已经连续两月稳定在千亿美元之上。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中美贸易表现良好,巴西也跻身我国前10大贸易伙伴行列。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已经保持了稳定。8月的震荡只是短期的,对经济增长的负拉动也将逐渐减小,预期出口数据将在明年一季度转正。

        来自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29642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一季度缩小2.5个百分点。剔除价格下降因素,同比增长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与GDP的比率为18%,比去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9040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回升速度有所加快。

【宏观焦点·消费】CPI、PPI现拐点  消费平稳增长

        8月份,物价终于“见底”,结束此前同比降幅连续扩大的局面。居民消费价格  (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双双收窄,环比上涨。专家认为,物价“拐点”已现。未来几个月降幅将逐渐缩小直至转为正增长,反向变化的因素很小。

        8月份CPI同比下降1.2%,比上月降幅缩小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1~8月份,CPI同比下降1.2%,与1~7月降幅持平。

        PPI同比下降7.9%,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涨0.8%,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但1~8月份PPI累计同比下降6.4%,降幅比1~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物价有所上涨,主要由食品价格推动。“价格上涨得比预期要快。”刘元春说。不过,目前的CPI同比降幅缩窄,有一部分是由于去年基数较低的效应,“但基期效应会在11月份消失。”刘元春说。

        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稳步增长。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16亿元,同比增长15.4%,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8月份,累计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面临着消费零售数据持续平稳增长,但内需启动不足的局面,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也不高。上半年最终消费仅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

        刘元春说,消费增长中有很大部分是企业购买和投资品销售的支撑。“当前居民消费多为被动消费支出,即政府刺激下的消费。而这是暂时性的,政策退出后,居民不但不消费,还会产生消费回调效应,带来日常消费的大滑坡。”如果居民收入没能快速增长,那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这样的政策对今后消费的替代和提前,将对今后消费政策的刺激效应提出很大的挑战。“现在汽车市场产销两旺,但到2010年可能很难这么好。”与此同时,要保证消费增速,今后的措施也很有限了,简单的消费补贴难以解决问题。

【宏观焦点·信贷】M1增速创14年新高  8月信贷依然宽松

    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104亿元,显示信贷环境依然宽松。

        8月份票据融资减少2764亿元,票据到期释放大量信贷空间,即使下半年总体贷款增长减缓,实体经济也不会缺乏流动性。此外,在居民户贷款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户存款大幅减少,储蓄“搬家”仍在继续。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扣除票据这一因素,8月份流入到实体经济的新增贷款额实际上达到了6870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

        截至8月31日,中国各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偿还贴现票据额依然维持在3.2万亿元的水平(2008年底为1.9万亿元),这说明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银行拥有充足的空间来将更多的贴现票据转变成真正的项目贷款。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年初大量的短期票据贷款在这几个月集中到期,释放出较大的信贷空间,因此中长期贷款仍将维持较大规模。

        有专家表示,今年大量贷款投放到了“铁公基”领域,因此基于项目后续贷款的需要,信贷增量依然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央行数据还显示,截至8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28.5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04万亿元,同比增长27.72%,比上月末高1.34个百分点,增速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鲁政委表示,M1的上升和存款活期化有紧密关系,存款活期化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资本市场变化。如果资本市场能保持活跃的状态,那M1将延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信贷投放回落,M2增幅也在逐步放缓,一证券公司银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M2已经基本见顶,但是随着进出口形势的改善,预计今年下半年外汇占款将有望增长1.3万亿~1.5万亿元,从而代替可能增长放缓的国内贷款,支撑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

        “M1增速较快表明国内企业经营活动趋于活跃。未来M1的增速预计将超过M2,形成反‘喇叭口’。”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如果反“喇叭口”继续扩大,将有可能对物价以及资产价格上涨产生一定压力,需要引起关注。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