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金融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山西煤老板面临集体转型 3000亿资金急寻出路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09-09-21 11:24

 

创办第一个农村“大学生创业园区”

最近,32岁的太原市晋源区“煤老板”武拥军创建了山西省第一个农村“大学生创业园区”。

2005年武拥军通过开煤矿,武拥军积累了2000多万元资金。他意识到小煤矿很难有长远发展,果断地开始转型。2006年他在王郭村种植了1000亩水稻,希望重塑晋祠大米的品牌。

2008年,武拥军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兴办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区,既能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旅游和农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为了让这个想法实现,武拥军多次前往北京咨询专家,探讨项目的可行性。经过不断调整方案,他将园区规划为荷花观赏区、蔬菜大棚区、户外活动区、种植区、养殖区、养生堂6个功能区,可以同时满足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需要。

从今年5月开始,武拥军到省内高校招聘大学生,他的创业理念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响应。到8月底,陆续与来自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32位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签约。按照合同,大学生们只负责智力投资,所有的项目科研经费由武拥军提供,项目合作期间,武拥军为大学生们支付工资。项目产生效益后,武拥军与合作者按不同股权分成。

目前,武拥军已向园区投入近500万元,园区功能区划分初见规模。园区还吸引了创业初成的大学生“小老板”加盟。29岁的侯煜毕业于北方交大,他和毕业于山西大学的妻子李娜,一道从五府营村来到“王郭村大学生创业园区”,用三个大棚种植新品种草莓“甜查理”,单果像高尔夫球般大,销售十分抢手。

150多亿元民资注入小额金融领域

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转产的“煤老板”一般离不开自己熟悉的行业和地区。焦斌龙举例说,例如“煤老板”们在清徐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吕梁种植经济林、在孝义发展禽业、还有运城的饮料业、忻州的房地产业等。有的“煤老板”走出山西,到新疆、内蒙古、陕西等地,承包煤矿、油田、气田,重回自己熟悉又利润高的能源领域。

但此轮转型,却有点“360行,行行出状元”的意味。从记者的掌握情况分析,有挺进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占领实体产业高端的;有投资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运作十分成功;有投资信息产业,最近有一家煤焦加工行业的老板转投高科技领域,将电子商务运用到能源领域,建立“中国煤炭信息网”;更有进军农村金融业,今年上半年,山西已经有数十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150多亿元民间资本注入了小额金融领域,而在这些排队进入资本市场的小额贷款公司中,由“煤老板”投入的资本占到多数。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一向被看作文化素质不高的“煤老板”大胆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在吕梁市,车安奎出手1000万元购买专利,与中科院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投资2亿多元建起了提取红枣精华素的新型红枣加工厂,利用高科技从红枣中提取环磷酸腺苷,临床用于治疗静脉阻塞及防癌。张锦忠拥有7项专利投资上千万元研发废旧轮胎无污染加工利用;田向东自主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获得6项专利。

山西省科技厅长廉毅敏介绍说,今年以来,不断有煤焦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到厅里和科技协会咨询,寻找投资高新技术的项目。

7月27日,海州露天矿最后一批工人走在下班的路上,随着海州露天矿最后残煤的运出,这些工人将和这个“大坑”告别。当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园,从而使这个当年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变身为工业遗产主题公园。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