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学的新境界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2009-09-22 10:35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把“诗意地栖居”作为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与境界,在感悟诗意、追寻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创造诗意人居环境的目标、方法与措施,将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人文情怀等内容,作为衡量诗意人居环境的主要指标,从而构建出一个诗意人居环境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诗意人居环境小康境界
一、前言
以钱学森先生为首的一批资深科学家,多年来关注中国的城市建设,提出“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建设山水城市”,“山水城市必需有意境美”,“意境是精神文明的境界”,“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城市不应成为混凝土森林”等一系列精辟的论断⑴⑵,为新时期人居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
“人,诗意地栖居”,原本是一位哲学家的人生话语,多年前本人曾把它引入人居环境学研究领域⑶,今天已逐步成为人居环境学研究与实践者们所接受的一种境界。诗意的家园,必将带给人类诗意的感受,引领人类迈向充满诗意的美好生活。这或许就是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所倡导的“意境美”的一种形式吧。
二、人居环境学—一门关于人类居住的新兴学科
2.1学科产生的背景
工业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谓空前的显著。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以及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对人类环境的破坏也极度严重,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并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C.A.Doxiaodis)针对当时居住环境的恶化形势以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阐明了两点认识:一是社会对城市综合体的认识不够,只注意到了简单的城市概念,二是现代科学导致的过度专业化使各方专家的研究彼此缺少关联,以致缺乏对城市环境的宏观和整体的考察。于是,道萨迪斯提出的建立一门以人类聚居环境为完整研究对象的综合学科—人类聚居学(Ekistics)的设想,便成为我们今天颇为重视的“人居环境学”(ScienceofHunanSettlement)的源头。
虽然道萨迪斯当时的提议很有价值,但当时的人们仍未意识到人类聚居问题的严重性。即使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有过两次国际性的人居活动,但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巴西会议之后的事情。
2.2学科发展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问题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对人居环境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1963年,世界人居环境学会(WorldSocietyofEkistics)成立。1976年,联合国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召开第一次关于“人类住区”的国际会议(简称“人居一”,HabitateI),正式接受了人类聚居的概念,稍后在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高峰论坛”会议,通过了对全球环境与发展极具重要意义的《21世纪议程》,改善和重视人类聚居环境是其重要的内容。议程指出:“人类住区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此后,内罗毕的联合国人居中心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如:2000年全球住房建设;城市管理计划;住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区发展规划;城市数据管理计划;市政管理教育计划与能力培养战略,等等。
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了主题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和“人人应有适宜之住房”的第二次人类居区国际会议(即“人居二”,HabitateⅡ),进一步探讨了人居环境的改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今,国际社会普遍重视人居环境建设,对从乡村到城镇的完整的人居环境序列进行系统的多方位的研究,涉及到食物、住房、就业、健康、环境卫生、水资源、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人类的各种基本需求。
从1989年开始,联合国人居署(原人居中心)设立“联合国人居奖”,以鼓励和表彰世界各国为改善人类住区而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成为全球人居领域最高的奖励。“人居奖”设立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纷纷把创建优美、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作为工作的目标。
2.3人居环境学在中国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各级政府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人居环境和人居环境学的建设。中国的有关城市、个人及项目先后12次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珠海、大连、威海、厦门、杭州等城市都已成为典范的人居城市。许多地方城市都在竞相开展以创造最佳人居环境为目的的环境建设。国家建设部还成立了专门的人居环境指导与协调中心,2001年起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各地城市都以获得世界或中国“人居环境奖”作为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的标志。与此同时,学术界关于人居环境学的研究也开展得较有声色。1995年,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率先成立“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员由建筑、城规、水利、环境、地理、经济、社会、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士组成。1996年,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在研究生中开设了“人居环境学”课程。另外还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这一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学建设,2002年初,下文成立了“湖南省人居环境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湖南省挂牌的17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该基地主持完成的“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获得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其它省份也出现了类似的专门研究基地。可见人居环境学的建设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4研究的内容
人类聚居的概念是指人类从事有组织的活动的场所,它不仅包括住房、城市、小镇、乡村的物质结构,而且包括所有的人类活动的过程,包括了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在内的、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物质结构的有机组合。
所谓的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城镇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而非某一学科限于某一侧面的研究⑷。
以此为基础,推动了多门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筑学提出了广义建筑学概念,希望能吸纳更多相关学科的优点,综合发展建筑学的理论体系,从更大尺度和区域上研究人类建筑,以与人居环境学相接轨。
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聚落地理学概念,强调从更广泛的学术领域审视人类聚居问题。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则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希望从传统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古典园林的意境追求中得到启发,建造充满人性和情趣的、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新型城市模式。这是中国新一轮人居环境建设所致力的方向。
三、感悟诗意:中国传统居住观中的诗意要素
向往诗意的人居环境,是中国传统居住观的主体。虽然不同时代人们所追求的居住环境有所不同,但对诗意的向往却是永恒的主题。
3.1古代诗歌中的“可居、可游”的居住境界
中国传统的诗歌与绘画,尤其强调意境的表达,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传统诗画的意境追求中,能感受中国人对居住环境的美好追求。唐诗是中国诗歌中的代表作,流传广泛。明代人为了揭示唐诗的境界,将大量有代表性的唐诗配以绘画,出版了《唐诗画谱》,其中大部分诗画,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村居意象。
李白的《村居》:“径曲萋萋草绿,谷深隐隐花红,凫雁翻飞烟火,鹧鸪啼向春风”,展示了一幅初春时节的乡村美景。
白乐天的《溪村》:“蒲短斜侵钓艇,溪迥曲抱人家;隔村惟闻啼鸟,卷帘时见飞花”,给人们勾勒了一幅临溪人家的逍遥画卷。
王建的《田园乐》:“采菱渡头风急,仗策村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桃源人家的悠闲意境。
中国的诗画同源,均强调意境。许多山水画就表现出很高的境界。正所谓“古人画意不画形…..不若见诗如见画”(宋.欧阳修《盘车图诗》)。“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明.李贽《诗画》,《焚书》卷五)。
宋代山水画论专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山水画的境界有过精辟的论述:“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显然,可居、可游的画境,是人们追求的美好境界。这对后工业社会的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居住观、环境观,创造有现代特色的诗意的人居环境,不无启迪。
3.2古代城市环境的诗意表达
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情怀,中国的城市建设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始终有出色的表现。
苏州历来以注重城区园林山水组合而著称。清代沈朝初在《忆江南》中写道:“苏州好,城里半园亭。几片太湖堆崒嵂,一篙新涨接沙汀,山水自清灵”。据《苏州府志》资料统计,明代苏州园林有271处,每平方公里12.8处;清代有130处,每平方公里6.3处,可见其山水城市的意境表达。其实,早在唐代,杜荀鹤就描述了这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的水乡意境。
古代描述江南城镇诗画意境的记载不少。明代沈以潜对常熟的描述是:“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明代彭泽对南京的描述是:“千年壮丽山为郭,十里人家水绕楼”。清人钱国珩对无锡的描述为:“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辋川图”。广东肇庆素以“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著称。
许多古代城市的意境还可以从相应的画卷中品味。北宋开封有《清明上河图》,清代苏州有《姑苏繁华图》、《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南京有《广陵名胜图》等。此外,各城市还有“八景”、“十景”、“二十四景”等图轴。如“虞山十八景”、“金陵四十八景”、“京江二十四景”、“周庄八景”、“乌镇八景”等等。
3.3古代村落环境的诗意表达
中国历史上许多村落的建造凝结着深厚的规划思想,表达出深刻的文化内含和人文情怀⑸。皖南地区的古村落,多是中原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造的。建设之前,族内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贤达、诗人、画家等汇聚一堂,在勘察山水环境的基础上,将山水要素与绘画意境融为一体,先画出村落建设草图,安排好“水口园林”、“村落八景”等内容,然后按照规划图开始施工建设,从而造就了众多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园林景观。比如唐模村口的一幅对联的一联的内容,即可表达这种富有文化主题的规划思想,“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灵金北依,奔马南驰,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特别是最后两句话“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表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世外桃源般的居住意境。
浙江楠溪江流域是一个远离古代都市的风景绝佳的文明奥区,从南宋开始就吸引了许多迁徙人的注意,因而留下了许多富有规划思想的古村落,成为今天宣传楠溪江山水,发展当地旅游的重要亮点。其中,位于永嘉县附近的苍坡村的规划就别具一格。规划者为了寄希望于本家族人才辈出,将“文房四宝”的理念引入村落设计。方形的村落象征着“纸”,南部横贯东西的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街称之为“笔”街,东南角有两个相连的池塘象征着“砚”,池边摆放的多根麻石象征着研磨用的“墨”。村口一幅没有横批的对联:“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储蛟龙”,寓示着村里“藏龙卧虎”的美好的人才环境。这种有思想的村落设计,对今天的城镇规划,不无启发。
同样,与苍坡村相邻的芙蓉村的设计也充满着文化的气息和人文的情怀。村落设计按照天文学理念,崇尚“天人合一”,将村中道路交汇的地方称之为“斗”,将水交汇的地方称之为“星”,从而构成一幅“七星八斗”格局图。
另一个相邻的古村落丽水街的设计,更是把步行街的设计与水体和半岛紧密结合,营造出一处典型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园林景观。
将人文思想融汇于古村落设计的例子比比皆是,浙江俞源村的“黄道十二宫”设计,诸葛村的“八卦阵图”设计,山西西湾村的“三才五行”思想的设计,均独具特色。
四、追求诗意:小康社会人居环境的新取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小康社会的人居环境怎么建设,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居环境才是我们下一步要选择的?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灵魂和个性的新的人居环境,而不是建设一片片冷冰冰的混凝土森林?我们必须重视“山水城市”的思想,建造“诗意的城市”、“诗意的乡村”、“诗意的人居环境”,也就是钱学森先生所说的“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⑹。但又不是简单地返回自然,而是建立在依托自然、尊重自然基础上的诗意人居环境的再创造。
4.1诗意的前提:生态安全
作者曾在《理想家园》一书中把诗意的人居环境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最基本的层面,是指居住环境的生态性,即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个层面则要求该环境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对人体健康无害且有益的,即安全性;第三个层面除了上述两个条件之外,还要求居住环境充满文化品味和人类情怀,具有与人对话的环境功能,能使人产生美好感受与畅想的功能,或称之为文化性。可见,居住环境的生态性和安全性是产生诗意的必要前提。
4.2诗意的核心:人文情怀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诗、山水画往往给人以丰富的意境感受,就在于它们能在有限的“形”之外,创造出无限的“意”,以生成丰富的“境”或“景”。正如肖驰先生在《中国诗歌美学》中所言:“山水画往往从空间的有限突破以追求无限,山水诗则可以将时空的无限展现为空间的有限”⑺。从古典园林、山水诗、山水画中吸收营养的新一轮人居环境的建设,也将从创造充满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中,获得人与环境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从而丰富人与自然交流的情感。美国学者卢伟民先生特别强调了建设具有东方气质的“山水人情城市”的问题,他认为这样的城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与山水相协调,更尊重自然;二是与人类需求更相协调,更近“人情”;三是更传神地表达东方气质⑻。可以说,将人类情感注入居住山水的设计之中,人类又从居住山水中获得情感,这是诗意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
4.3诗意的基础:便捷高效
现代生活空间随着人口的增多,集聚规模的加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城市地域、交通问题、能源问题等日显突出。任何诗意的空间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要有文化品位,而且还应该是交通便捷、可通达性强、方便快捷、实用高效的人居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要有超前的头脑、系统的思维、宏观的把握、科学的决策,这是创造诗意人居环境的基础。
4.4诗意的目标:舒适愉悦
诗意的人居环境最终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与效果,主要看他是否带给人们舒适愉悦的感受。任何好的审美感受最终带给人的都是愉悦的感受,对诗意人居环境的感受也不例外。就城市来说,城市美学为我们提供了判断居住空间美的感受的方法与途径。城市美学的研究对象即不是城市的一般问题,也不是美学的一般问题,而是城市特有的审美关系问题,首先是城市美的问题。城市美学既要研究城市的美,也要研究城市的审美,既要研究城市的审美创造,也要研究城市美的欣赏,研究城市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规律⑼。因此,我们要从创造城市美的角度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让人们得到审美的愉悦。
4.5诗意的标志:高雅和谐
从整体效果来看,一个诗意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志应该是高雅和谐。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最高的境界。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在其力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作为未来城市理想的说明图,特别引用了中国古代的《清明上河图》,并充满激情地写道:“如果生命胜利了,未来的城市将有(当然只有极少的几个城市具有)这张中国的《清明上河图》所显示的那种质量: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的无穷的组合、排列和变化。不是完善的蜂窝而是充满生气的城市”。⑽这种充满生气的城市就是一种和谐的城市的代表,即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水平的提高,房屋可能建筑得更牢固,但高雅和谐的气质和境界是永远不会丢失的。这既是中国人居文化的传统,也是未来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所必须坚持的方向。
五、创造诗意:美好人居环境的再创造
中国传统的城市与乡村建设原本出现过对诗意环境的追求,只因工业化社会以后人们一味地否定传统,崇尚所谓的“现代科技”,结果,一座座由钢筋混泥土和玻璃构成的城市扑面而来,人类居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误区。在经过深刻地反思之后,一批学人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人居模式,在提出“山水城市”等城市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到“人”的需求,从而转向人居环境意境美的研究。如何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创造诗意的境界,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里暂且提出一个初步的构架。
创造诗意的人居环境的基本构架
生态性
安全性
便捷性
舒适性
美观性
人情化
目标
绿地面广
生态平衡
系统顺畅
生态系统安全
建筑质量安全
社区环境安全
设施齐全
道路有序
通达性强
道法自然
山水利用好
环境质量高
景观档次高
景观保护好
环境艺术强
诗画感受
天人合一境界
亲切感、归属感
方法
可持续发展
景观培育
景观保护
科学的搭配
严格的把关
因应的措施
有效的交通计划,合理的路网布局,快捷的公交体系。
合理的土地利用
合理的空间尺度
合适的景观建筑
合适的景观植被
合适的高度与场域
人情味的规划设计,合理的空间组合,有效的人景对话空间,合理的社区配套
理论
道家哲学
风水观
生态学
环境学
审美论
建筑理论
安全理论
植物生态理论
系统论
优化组合论
交通理论
线性规划理论
审美论
建筑理论
环境心理学
审美论
艺术欣赏
文学欣赏
艺术史论
建筑理论
社会学
行为科学
公民教育
心理学
建筑理论
邻里空间理论
保障
生态保护准则
环境保护条例
景观保护法
安全条例
环境保护条例
建筑质量标准
交通管制法则
交通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条例
环境质量标准
建筑高度控制条例景观保护法
市民参与方案
社区发展方案
劳动保障法规
无论这个构架有多么复杂,涉及的知识面有多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满足人类的需求、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创造诗意的人居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大百姓翘首以盼的美景。
注释:
⑴钱学森《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鲍世行、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P47。
⑵吴良镛《全社会发展人居环境科学》,鲍世行、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P988-990。
⑶刘沛林《诗意地栖居:人居环境学的新观点》,收于刘沛林《理想家园——风水环境观的启迪》,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p137-147。
⑷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收于吴良镛《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1986—19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p117-125。
⑸刘沛林《论中国古代的村落规划思想》,《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⑹钱学森《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鲍世行、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P47。
⑺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P209。
⑻[美]卢伟民《山水人情城市——再创东方气质城市》,鲍世行、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P442-461。
⑼彭立勋《城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1期。
⑽[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p304。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