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企业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碧桂园“高息发债”凸显其经营困境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2009-09-28 13:24

  继本月初完成总计高达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发行后,9月17日碧桂园宣布,将再追加发行7500万美元年利率高达11.75%的优先票据,使得碧桂园本轮的高息债融资达到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亿元左右。超11%的高息让这位“昔日明星”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截至2009年6月30日,碧桂园净资产负债率为35.7%,与业内普遍50%、60%甚至更高的负债相比,其显然属于“不差钱”一族。此时高息发债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在月初碧桂园公布其3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后,标普、穆迪等评级机构甚至纷纷对此发债亮出“黄牌”。

  面对业内的不解,碧桂园官方发言人表示:“碧桂园是两年内首家成功在海外债券市场发债的内地开发商,集团认为此番发行会对公司的经营带来正面影响。”可这样的表述远不足以消除困惑。成功海外发债,虽有利于公司打开海外融资局面,但就此而高息举债显然论据不足。初略估算一下,该3.75亿美元的债券仅一年的利息开支就几近3亿人民币,接近2008年碧桂园全年财务费用的1/4,相当于今年碧桂园上半年盈利的16.5%,费用着实不菲。

  碧桂园高息发债的深层次原因或许应当从其近期在销售市场上的表现说起。碧桂园中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额87.9亿元人民币,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仅及全年目标的46%。若不包括特殊项目,碧桂园上半年净利润下降

  5.5%。从年中行业排名来看,其更是无缘十强,位列销售金额榜第15名。此时的碧桂园可谓内忧外患。

  一方面,近年省外项目进展缓慢,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步调。其中报显示碧桂园省内外的项目数量几乎相同,但标普预计这占据近一半江山的省外项目只能为集团贡献25%的收入。为此,尽管碧桂园已经采取措施,明确将一些省外项目的竣工日期延后,但将已开发的项目闲置明显是对碧桂园的“低价拿地,快速销售”策略的违背,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企业发展硬伤。另一方面,楼市回暖以来,部分一线房企纷纷将重心转向二三线城市,快速囤地。在可预见的未来,碧桂园必将面临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以万科为例,单7月一个月,万科就斥资38.53亿分别在武汉东湖,广东中山、佛山连下三盘,共占地面积60万平米。其在二三线城市攻城略地的决心可见不一般。碧桂园选择在此时高息发债,改善经营,虽是未雨绸缪,却也颇有无奈之举的意味。(张秀琴)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