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系”质押泛海建设八成股份解资金饥渴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资本证券网(北京) 2009-10-09 15:10
上月刚刚斥巨资27.55亿元抢得联想控股第三把交椅的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在其战略方向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一步。然而“联姻”的喜悦还未结速,其下属公司似乎已开始尝到资金缺乏之渴。
日前,“泛海系”各家诸候纷纷开始了五花八门的融资行动。而泛海建设前两大“亲属”股东更是将绝大部份持股质押完毕。其控股股东所质押股份比例就占泛海建设总股本的八成以上。
“泛海系”股东“大手笔”质押泛海建设股份
9月30日,泛海建设对外披露,与公司同属泛海集团旗下的其第一、第二股东分别将共计4亿股股份予以质押。根据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海建控)将所持公司股份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25%,占该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17.87%)质押给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第二大股东泛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海投资)将所持公司股份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42%)进行了质押,质权人为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泛海建控、泛海投资在短短半个月第二次质押持有的泛海建设股权,其资金需求由此可见一斑。
9月14日,泛海建设就曾发布公告称,泛海建控将所持公司股份2亿股和2.76亿股分别质押给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历经连续多次的股权质押,目前泛海建控已质押股份占泛海建设总股本的73.82%;泛海投资已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18%。一家上市公司前两大股东几乎将全部持股质押,且质押股份占泛海建设总股本八成,这在证券市场中也属少见。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贷款肯定存有风险,此前也的确出了不少问题。质押贷款的经营用途、回款速度等多方面因素将直接影响到风险的程度。
32亿元公司债发行获证监会核准
在公司股东频频质押贷款之时,泛海建设却未放慢融资的步伐。
资金链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更是如此。泛海建设近两年的重大资产重组又增加了项目储备,资金需求量更大。由于其2008年增发方案被否,泛海建设也急需通过其它方式对企业进行资金注入。当时泛海建设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6亿股,募集资金65亿元,投向公司名下的房地产项目开发。
日前,泛海建设终于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复,其被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的公司债券。泛海建设将在中国证券会核准后6个月内择机发行,而公司债的成功发行,将会使得泛海建设获得宝贵的资金支持。
股权质押已成房企融资新宠
泛海建设股东将所持股权屡屡质押,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受股市融资低迷、银行信贷收紧的影响,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融资需求十分迫切。而为了保持控股的“宝座”,大股东不愿意减持手中股份。因此,股权质押成为了各家上市公司的目标。
由于所处行业的特殊性,斥巨资囤地导致经营资金需求较大,房地产企业更是频频通过此举来获得企业发展宝贵的“救命钱”。
而泛海建设的前两大股东分别将股权质押给银行和信托公司,显然是与“门槛”高低有关。质押给信托要比银行容易很多,毕竟信托的风格就是追求高收益,同时这种办法的缺点可能就是要比将股权质押给银行的利率高一些。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北京这种质押股权的年利率通常是10%。当然,即使是信托,对地产公司贷款的去向也是有要求的,因为银行和信托一直都在遵照规定,不能给房地产公司做流动贷款,而只能用于项目贷款。
有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公司之所以频繁现身股权质押融资,主要与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关。而目前银行贷款和上市融资都有所收紧,使得众多房企成为了股权质押贷款房地产企业是“常客”。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