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看“2009CIHAF中国之家”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房报 2009-10-12 10:12
2009,一晃已近收官。地王诞生了,一个比一个来势更猛。国庆阅兵了,60年成就一一展现。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召开了,绿色经济成为议题之一。联合国大会上,90多位国家元首来了,为参加气候峰会而来,为磋商人类的未来而来。
这次气候峰会被看作为年底哥本哈根会议打前阵,而后者已被视为“人类最后的机会”。
相比那些正在以比过去快数倍的速度消失的冰川,包括阻止冰川融化在内的全球气候谈判进度却缓慢得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之间的谈判,普通人实在是无能为力。但是,在改善气候的征途上,我们能做的却不少。
比如,从12月4日到6日,我们可以前往中国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参观“2009CIHAF中国之家”。这并非微不足道的举动,每一次关注,都足以汇聚成推动“绿色化”的强大动力。
“环保纸筒”搭建
届时,走近“2009CIHAF中国之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将是由“环保纸筒”搭建的展区外观。没错,以“环保纸筒”作为展区的造型元素,正是本年度“中国之家”的第一个亮点。
一个个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纸筒,构筑了丰富多样的形状和模块。走近它们,甚至能闻到自然的清新。
“CIHAF中国之家”项目组表示,如此选材,是为了充分体现亲近、自然。
由于材质可回收,与内部的建筑节能科技产品遥相呼应,完全符合“CIHAF中国之家”“低碳营造生态人居”的永恒主题。
据悉,“2009CIHAF中国之家”展出规模比上年扩大了一倍多,展览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这一由中国房地产报和中国住交会组委会推出的项目,是贯彻房地产开发的低碳理念,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化”进程的一个亮点。
去年一推出,“CIHAF中国之家”就受到业界广泛好评和关注,其主题“低碳营造生态人居”引发了建筑行业对于“低碳”的深层次思考。据估算,今年将有6万余名专业观众前往参观。
年度“绿色”大戏
每年的年末,许多著名导演、演员都会为贺岁大片而血拼上一把。若要评选建筑行业的贺岁大片,“2009CIHAF中国之家”无疑要算分量颇重的一部。
只不过,与所有贺岁大片所不同的是,它的放映场所不在电影院,而是在中国住交会的举办现场。它的演员,也并非固定的角儿,而是每一位观众以及全程参与项目的专业团队。
据悉,“2009CIHAF中国之家”除了现场的展示效果以外,还会利用声光电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以及现场放映的动画视频,给观众一场关于“绿色”的洗礼。
首先,在入口接待区,大屏幕上的数字就会给人沉重的告诫。比如,“0.6”,代表的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3℃到0.6℃;“25”,代表着全球海平面在过去100年上升了10到25厘米;“43.5%”,则表示建筑能耗在终端能耗中所占的比重。
项目组表示,数字给人的感觉是直观和敏感的,在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观众再去参观项目,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的观众,我们都希望‘CIHAF中国之家’能够给他们启发。”中国住交会秘书长单大伟表示,“开发商、设计师可以学习‘CIHAF中国之家’的技术体系及产品集成,通过建造过程的实践去推动低碳房地产的进程。普通的观众也可以吸收‘CIHAF中国之家’的理念,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行为节能去推动‘绿色化’的进程。”
“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建筑行业的责任,而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使命。呼唤公众意识,同样是‘CIHAF中国之家’努力在做的事情。”单大伟呼吁,希望每个人都加入到“CIHAF中国之家”的行列之中。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