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人物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潘石屹:未来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2009-10-15 17:40

  建筑、城市规划都是为人服务的,而今天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包括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我们的建筑和规划能不能跟得上这种变化?要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这种变化呢?这是我这两年的一个困惑。

  在十几年前,我们提出了“SOHO”的概念,引领了一阵子的潮流,当时出现了无数的学习和模仿现代城、SOHO及公社的建筑。十年过去了,社会进步的速度让人吃惊,再也不能简单地用“SOHO”这种词语来概括这种变化了。大千世界的形态本身就是千姿百态的,是多维的、流线的、丰富多彩的,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甚至河流、山脉、鹅卵石等等,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丰富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表达的范围。因为受技术水平和信息的限制,人们不得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成为一维、二维、三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在图形上就是直线、平面和立方体。在社会问题上也是简单地把人进行分类管理。今天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让人们逐渐有能力来还原世界本来的面目,世界本来的面目就是多维的。

  我想在这里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两天内发生的三件事,这三件事似乎与我们谈的建筑未来的趋势没有关系,但这反映了人的变化趋势,是人的角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一定会影响到未来的生活方式,继而影响到未来建筑的形态,而且这种变化目前只是一个苗头,真正巨大的变化马上就要到来。

  今天的研讨会上学习的这个词“Parametricism”,即参数化,字典上的精确解释是“分布参数系统”,是专门用来解决多维世界问题的一种理论。未来的世界是多维的。我们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也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过去的那种固定的关系、直线化的、平面化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建筑空间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如果说十年前的“SOHO”概念我们只是在“办公”和“居住”这二维功能中打转转的话,今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未来的世界是多维的世界,是更多元素的融合和有机交互。所以我们的建筑和我们的思维也应该是多维的。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