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经济应不会二次探底 楼市或将调整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2009-10-20 15:42
楼市"金九银十"销售旺季落空,股市反复震荡调整,钱往哪里投再次成为困扰投资者的一大难题。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还将面临哪些挑战?未来一年中国股市、楼市走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巴曙松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金融市场监管。
经济应不会二次探底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主要依据是什么?
巴曙松:从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看,市场一直担心的再次出现1998~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所谓二次探底问题的风险在降低,这主要因为新开工项目增长依然强劲;票据融资规模的到期和替换,2009年下半年流入实体经济的信贷数据依然不低,例如2009年7~8月的信贷投放尽管只增长3559亿元和4104亿元,但是当月的票据融资减少2500亿元左右,因此当月流入实体经济的信贷依然高达6000亿元以上。同时,政府高度关注政府投资带动的需求向市场驱动的需求的转换,并且在积极降低准入门槛来刺激民间投资的活跃,出口的恢复也可能在外部经济的带动下较早复苏。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一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巴曙松:从目前的各项数据计算,2010年1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超过11%~12%,2010年2、3季度与2009年2~3季度同比会有轻微下降,但是同比下滑不会太大,2009年的四季度本身就会有十分强劲的复苏,如果美国经济的复苏可以带动出口的恢复,这种复苏的强度还更大。
宏观调控渐变
中国新闻周刊:明年中国政府会对目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吗?
巴曙松: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在实体经济稳定复苏之后,必然会面对扩张性政策的退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2010年、或者更早一点,在2009年底时,整个市场会进入一个十分有趣的博弈时期,可以大致归结为是宏观运行数据和政策退出的互动博弈,这种博弈的不同格局,会导致市场的大幅波动和震荡。从中国来说,政策的调整实际上已经在开始进行,大致可以划分为:从反危机的超常规扩张政策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次的阶段才是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只有出现显著的通胀压力时,才可能从中性转向紧缩。这个转换的时机、力度、以及对市场预期的引导都十分重要,如果力度把握不当,很可能导致市场的大幅波动。从政策操作角度看,从政策的连续性出发,2010年中国政府依然会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会更为灵敏地进行动态微调。从信贷增长目标看,因为2009年新开工的一系列项目往往涉及的年限较长,因此,2010年预计信贷增长速度依然会不低,预计在8万亿元左右。在具体的政策工具上,估计更多采用的是公开市场方面的数量型操作,因为这种操作更为市场化,也更为容易进行动态微调。
中国新闻周刊:有观点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之下的释放的巨额信贷资金将导致通胀,你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1年内是否存在通胀威胁?
巴曙松:2009年乃至201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挑战还是经济的平稳复苏,通胀依然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的CPI构成中,粮食及其相关制品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粮食价格在持续下滑之后的恢复性上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 2010年CPI预计3%左右,依然属于较为温和的通胀。实际上,对于一个更为强调结构调整的经济环境来说,温和的通胀对于推动结构调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弗里德曼认为对于美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2%~5%左右的温和通胀是合适的,对于中国这样经济结构迅速调整的经济体,应当也有一定的容忍度。
楼市或将调整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9月份,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10大城市的商品住宅销售量同比锐减,价格也略有下降,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次调整?
巴曙松:近期房地产交易量下降是由于部分房地产商在经历了2009年上半年的火爆销售之后,已经没有现实的现金流压力和生存压力,于是采取了大幅提高售价的方式。高地价会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洗牌。资本动员能力和开发能力强的大房地产公司的定价能力会增强,市场占有率会上升。不少房地产公司已经意识到地价高昂,但是依然出于补充土地存量、以及保持公司持续经营为目标继续拿地,这为未来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房地产市场目前处于从销售环节的复苏到生产建设复苏的传导过程中,目前来看,这一传导过程因为信贷政策等的调整以及房价短期内的大幅上涨而显得并不顺利。局部市场所出现的泡沫导致政策的微调,反而可能影响到这个房地产市场生产建设方面的复苏。从整个经济复苏的大背景看,应对房地产高端市场的价格上涨保持相对宽容的态度,同时加大中低价房的建设规模,避免简单对所有房地产市场进行打击而影响总体经济的平稳复苏。股市仍有投资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国庆节后,上证指数再次突破半年线,部分上市公司的A股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H股价格,你认为今年4季度及明年A股走势如何?
巴曙松:中国内地股市8月份超过20%的调整幅度,引起很多关注和争议,从原因上也有很多的猜测,例如流动性的微调等等,从基本面看,这一轮的调整实际上主要来自于宏观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心,其中一个指标是7、8月份经济复苏的步伐有所放缓,这本来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正常趋势,但是市场可能因此产生短期的担忧。但是,在强劲实体经济增长支持下,中国股市存在跨年度的投资机会。从过往的经验观察,中国的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等的趋同性和共振性在不断加强,银行业的信贷松紧步调较为一致,波段性很明显。同时,信贷增长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作用是显著的,尽管无从考察究竟有多少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但是总体上宽裕的流动性也支持了对资本市场的乐观预期。从具体信贷结构分析,2009年下半年银行信贷流入实体经济的速度加快,但是必然也可能有部分资金从股市抽离出来,在监管部门出台对信贷增长进行监管之后,大量信贷资金迅速从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导致市场短期的大幅波动,不过这种资金的转移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具有积极的作用,尽管这会带来股市十分迅速的短期调整。须继续调整经济结构
中国新闻周刊:经济复苏后中国面临的最大经济难题是什么?
巴曙松:实体经济企稳复苏之后,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政府的第一要务。不过,从具体的结构调整的进度看,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结构调整的难度是不小的。如果到2010年上半年出口在美国经济复苏带动下复苏,届时,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还是出口,还是房地产,还是居高不下的投资。届时美国经济可能依然还是走的高负债、高消费的道路。如果到2010年出口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那么,中国就必然只能被动加大外汇储备中美元的购买,中美经济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会依然存在。
这种不平衡的增长格局,可能有其内在的一些合理性:一是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中国特定的人口结构也使得高储蓄率可以支持这种高投资:二是从中国经济的杠杆率水平看,从2009年底开始,中国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再杠杆化过程,从目前金融体系的支持看,目前中国的再杠杆过程是可以持续的。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往往是在经济强劲扩张的时期,企业因为盈利能力强而往往杠杆水平下降,而在经济调整时期,因为政府政策的推动以及实体经营方面的原因,企业和居民的杠杆率往往会上升,这种上升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看这种再平衡过程还会持续。三是与全球产业相比较,中国的出口依然具备优势。经过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出口在主要经济体的市场份额还上升了;同时,除了对一些显著产能过剩的行业出现了降价出口之外,不少细分行业的出口出现了价升量升、定价能力有所体提高的格局。从历史比较看,出口的回复历程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波动历程有些类似。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