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五大佬争“老大”直指行业话语权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杨 2009-10-22 08:59
各有千秋 “老大”之争胜负难定论
无论今年内地房地产业最终销售排名怎样,这场“老大”之争的胜负都难有定论。全行业的从业者都明白,要想冲上全行业销售排名第一的位置容易,但要始终保持在这个座位上很难。决定各地产公司“老大”地位的,不仅是今年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施工面积、土地储备、融资能力、品牌、营销渠道乃至团队人才也是重要因素。 每经记者 杨羚强
万科:多年“老大”最有优势
作为房地产行业多年以来的龙头,尽管优势已经不如过去那样明显,但万科依然被业界普遍看好。
房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万科是中国地产业最有希望成为第一个销售额过千亿元的企业,它目前所积攒的实力已经具备了这一条件。
蔡为民还认为,万科的品牌号召力,也是其在资本市场上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土地储备不足却是制约万科发展的一大限制。克而瑞中国发布的2009年三季度末中国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排行榜显示,万科的土地储备仅为2450万平方米,居十强之末。另外,万科虽然在主要的一线城市都有房地产开发项目,但在上海、北京等地却一直没能如愿进入到市中心,这成为万科发展的一个制约。
恒大:雄厚土地储备争王
与万科不同,恒大地产拥有的土地储备居内地房企之最:在全国24个城市拥有54个项目,土地储备总量达到5120万平方米。另外,恒大还坚持标准化生产和快速销售的战略,被资本市场称为“中国地产业的麦当劳”。
在成本控制方面,恒大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成本控制流程,从土地购买、产品设计、招标采购、管理环节等多方面入手,降低成本。一家在广州一带发展的建材供应商曾评论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是 “能从干毛巾里拧出水”的人。
不过,恒大也有自身的缺陷。蔡为民评论称,恒大地产之前过于低调,尤其是经历了去年上市未成功的打击后,急需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宣传。另一方面,恒大地产在主要的一线城市没有地块,也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一大缺陷。
中海:资本实力最为雄厚
今年才上市的中国建筑,被招商证券认为是内地房地产业上市A股公司中的“新龙头”。
招商证券认为,中海在设计、规划、施工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成本优势,加上中海建筑旗下的中建地产的土地资源优势将与中海地产形成良性互补,以及曲线收购光大地产,公司房地产开发的综合实力大大提升。
香港信诚国际执行董事涂国彬
认为中海地产是在港上市的内房股中表现最佳的“红筹”,有着充裕的现金流和良好的发展潜能。五合国际智库总经理邹毅也说,中海拥有操作精装修房项目的优势。根据建设部的规定,未来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将以精装修房为主,所以未来中海地产的竞争优势将会十分明显。
不过,中海地产也有缺陷。公司的开发速度比不上万科、恒大等企业,产品标准化程度也不如万科,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低,这可能将成为中海地产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绿地:与政府合作壮大
与万科、恒大等企业不同,绿地更多依赖政府关系发展。董事长张玉良曾向媒体坦言,绿地所做的很多项目都是 “政府想要做的项目”。这使得绿地拥有很多其他开发商所不具备的优势。尤其在上海市场,这家没有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今年有十多个项目同时销售。
但是邹毅表示,与万科、中海、保利等企业相比,绿地存在较大劣势。公司虽与多个省市的地方政府有所合作,但上述省市的地方政府皆为上海的友好城市或省份,绿地的发展布局不如中海和保利广阔。
另一方面,绿地至今没有上市,在资本运作方面存在劣势;与龙湖、金地等公司相比,绿地缺乏开发高端产品的经验;与保利、中海等公司相比,运营团队中的职业经理人架构相对较差,工程质量、成本控制、产品开发,乃至于运营效率均有待提高。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