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转为理财产品 银行腾挪信贷规模出新招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齐鲁晚报 2009-10-27 11:10
今年一季度发行的大量票据已于三季度到期,银行业人士预计未来票据负增长势头将减缓,银行将票据置换为一般性贷款的空间已经不大。目前,银行信贷资产转化为理财产品的现象趋于活跃,这种表内资产表外化的做法或将成为商业银行腾规模的“新宠”。
年底票据负增长预计减慢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一人士认为,一季度为票据融资增长的高峰期,票据期限一般为3-6个月,因此大部分一季度的票据已经到期,10月份以后每月到期的票据规模将减少。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预计11月、12月银行票据负增长将减慢。
不过,9月份主要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骤降至24.4%还是令人费解,4家大型银行和13家股份制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只有1259亿元,政策性银行、城商行及农信社三类机构充当了9月份放贷的主力。
据记者了解,除了票据到期因素外,一些受资本金制约的银行纷纷通过信贷资产转让,以及将信贷资产转化为理财产品的方式减少风险加权资产,调整资产负债表,则是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规模萎缩的另一方面原因。
理财产品成调规模工具
业内人士指出,让贷款真正转移出银行体系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理财产品,即表内业务表外化。据了解,近期已有越来越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来调节贷款规模。
据普益财富统计,9月人民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较8月大幅增加60%以上,10月这一趋势在延续,国庆节后第一周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83款,高过9月份前3周的单周发行量。而上周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依然最高,在当周发行的全部180款理财产品中占比46.11%。
数据显示,9月发行的335款人民币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有193款投资于银行存量信贷资产。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人士道出了银行青睐发行此类产品的原因---银行将一部分存量贷款打包做成理财产品出售后,银行跟贷款客户的关系并未因此终止,事实上,银行只是将存量信贷资产暂时转让给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再继续为这位贷款客户提供贷款。这样可以一举两得,银行不需要再重复审核贷款,暂时转让又帮助银行达到调整贷款规模的目的。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