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警惕和防范通胀等各种潜在风险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吕立勤 2009-10-27 11:45
今天《经济日报》记者对话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十一、中秋我国消费市场所表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变化发表了看法,并对今后的市场走势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做出预测。他表示,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同时还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实录如下: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刚刚结束,全国各地就迎来了旅游、消费的高潮。从近期公布的《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看,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8.5%,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4%;其间,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6.4%,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0.6%,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41元。另据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0月1日至8日,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8%左右。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退,金秋时节国内旅游和消费仍保持强劲增长,城乡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形势喜人。作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您对此有哪些进一步的分析和见解呢?
姚景源:今年的国庆节与传统的中秋佳节相距很近,国庆和中秋假期加在一起长达8天,特别是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对全国人民来说,这无疑是振奋精神的大事、喜事。因此,北京成为了今年国庆节期间最吸引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天安门广场盛大的阅兵和庆典活动结束后,中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都希望身临其境地亲身感受一番难得的节日喜庆气氛。据天安门地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到天安门广场参观的中外游客达近千万人次,10月2日至10月7日,整个天安门广场就接待中外游客796万人次,参观天安门城楼的游客人数也突破10万人次。
就全国范围而言,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旅游市场除了前面已经谈到的增长数据外,我们还可以对相关数据的构成做进一步的观察。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接待游客数量规模看,在2.28亿人次旅游者中,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的过夜旅游者达5277万人次,接近旅游者总人次的四分之一,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3.6%,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2%;一日游游客为1.76亿人次,约占旅游者总人次的77%,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30.0%,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7%。另据被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有关统计,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承德、秦皇岛、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黄山、厦门、南昌、瑞金、青岛、洛阳、武汉、长沙、张家界、韶山、广州、深圳、桂林、海口、三亚、成都、广安、贵阳、遵义、昆明、西安、延安、银川等,国庆、中秋期间共接待游客8709万人次,其中过夜旅游者为1793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6916万人次。从国庆、中秋期间全国实现的旅游收入构成看,在1007亿元旅游收入中,民航客运收入44.0亿元、铁路客运收入22.2亿元、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422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518亿元。
通过对这些数字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看到,尽管当前仍然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是,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及光明前景充满了信心。
主持人:是的。只有坚定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具备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面对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除了刚才谈到的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的旅游市场,您是否还可以就城乡消费市场的情况给我们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姚景源:今年年初,在这个栏目里,我们曾两次谈及城乡消费和节日市场的话题。当时,我们在对话中形成这样一些共识,一是城乡消费将成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二是市场旺销态势有望持续。结合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的城乡消费市场情况,我认为,除了年初我们分析过的那些因素外,还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是促销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市场销售增长十分明显。今年,各地为迎接新中国60华诞,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纷纷以“扩大消费、创新生活”为主题,组织各种购物节、展销会、特卖会、送货下乡等促销活动,积极扩大节日消费。
比如,在天津,以“相约60华诞、感受魅力天津”为主题的购物节推出1000余项促销活动;在上海,购物节各项活动高潮迭起,中心商业区和郊区新城人气旺盛,销售大幅增长;在陕西,186家商贸企业组织起来开展“迎佳节消费月”促销活动,出台10余项优惠措施,向消费者让利达1.4亿元。此外,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组织“万村千乡”龙头企业和“家电下乡”中标企业送货下乡,繁荣活跃农村市场;北京、广东、辽宁、河南、云南等地商家采取多种促销手段,调动消费者购物热情,拉动节日市场销售,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十一”期间,贵州、重庆、河南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7.6%、32.6%、31%,均在30%以上;上海、黑龙江、云南、山西、辽宁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1%、25.3%、23.2%、21.9%、20.7%,均在20%以上;江苏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也达19.5%。
二是各地家用电器、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汽车等商品持续热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在家电市场方面,由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引导和各大卖场促销的刺激作用,销售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比如,高清平板电视、双开门冰箱、高像素数码相机、3G手机等中高档产品销售尤其火爆。统计表明,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武汉中百(000759,股吧)集团、江苏五星电器、重庆百货(600729,股吧)大楼、西安开元商城等家电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42.2%、41.9%、41.3%和34.7%;黑龙江国美、黑天鹅电器8天长假期间的销售额相当于平时一个半月。在金银珠宝市场方面,今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庆纪念金条倍受消费者青睐。据统计,北京菜市口百货商场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30%;长春欧亚集团(600697,股吧)增长63.9%;青岛利群集团增长57.4%。在汽车销售市场方面,各地也呈现持续火爆态势。重庆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71.7%;南京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55.5%;陕西西部车城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51.2%。在服装市场方面,秋冬服装普遍旺销。此外,由于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同处于“黄金周”假期之内,各地推出的咖啡、冰激凌、巧克力等新口味的月饼大受欢迎,散装月饼尤为畅销。
三是国庆、中秋期间家宴、婚宴生意火爆,餐饮市场异常活跃。河北、辽宁、河南、重庆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44.3%、26.5%、21.8%和18.2%;青岛重点监测餐饮企业中秋宴营业额同比增长约20%;上海重点监测的144家餐饮企业共举办婚宴3.6万桌,同比增长25.5%,实现营业收入8190万元,增长40%;辽宁共有近2万对新人举办婚礼,拉动婚宴消费3.7亿元,创下历年“黄金周”之最;南昌各大宾馆、饭店举办婚宴1000余场,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
与此同时,在此次“黄金周”期间,文化休闲消费也呈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前面已经谈到的外出旅游、逛街购物、亲友聚餐外,读书、健身、参观展览、看电影等过节方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北京展览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每天都吸引上万群众前往参观。国庆献礼片《建国大业》,票房收入突破3亿元。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