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置业:四通路创新立体发展模式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2009-11-02 10:18
中国住交会“三名”企业回访·品牌成长年鉴
首创置业正在逼近“百亿俱乐部”。
前不久,首创置业公布今年前三季度业绩称,今年1~9月,首创置业实现签约金额91亿元,同比增长292%,签约面积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99%,其业务毛利率也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达44.6%。
首创置业向着“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房地产营运商”的愿景,迈出了一大步。而早在2004年,首创置业强势出击中国住交会,并获得当年“CIHAF名企”称号时,其潜在的巨大成长性就没有人怀疑。而在2005年中国住交会上再获“理想品牌企业”称号之后,首创置业更是迈上了快速扩张、全国布局、高速成长的坦途。
如今,依托强大的资源背景和资本优势,首创置业与“进军中国地产企业第一军团”的目标,已愈发接近。
但是,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坦言,未来开发商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避免利润在激烈竞争中被蚕食,以及陷入“融资—拿地—再融资”成本不断推高的困境。
为此,他为首创置业设计了四条发展思路,一是在模式上探索创新,尤其是加强与母公司间合作和互动;二是“轻型化前进”,避免高举高打盲目扩张,背负沉重包袱;三是以更新的概念实现地产资源与国企的融合;四是实现公司资本市场通道的多元化。
加速资源整合
10月21日,首创置业的10亿元5年期公司债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首家在内地发行债券的纯H股地产公司。与此同时,首创置业公告,公司已经向证监会提交建议A股发行的申请,正在等待批准。成功发债,首创置业已迈出“打通两地资本市场融资平台”的第一步。
实际上,一直以成为重量级综合地产营运商为首要诉求的首创置业,一直都没有停止资源整合的脚步。引入战略投资者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联手欧美大型基金霸菱资产管理(BARING),这些在首创置业的发展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第二大股东GIC,不仅在资金层面提供支持,还与首创置业共同开发运营了多个项目。
此外,与拓宽融资平台一道,首创置业在土地扩张方面也加速与各方资源的整合。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了其母公司首创集团的资源。
首创集团是北京市政府所属的主要从事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是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产业的龙头企业,水务产业已进入27个城市,并先后对京津第二高速、京石高速、京通快速路、北京地铁4号线、13号线和5号线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截至2009年6月30日,总资产近730亿元,目前持有首创置业47.34%的股权,为首创置业第一大股东。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