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企业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中粮地产搏命后沙峪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2009-11-02 16:34

  “概念重于业绩”

  “中粮是这么高,中粮地产就只这么一点点。”后沙峪项目副总经理郭曦指着一个玻璃杯的八分之一处向记者打比方说,“中粮地产厉害的就是中粮这两个字。”

  广发证券研究员花长劲在其撰写的分析报告中,将“富爸爸中粮集团”作为该公司的突出优势列出。但在国内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中粮地产普遍被认为“概念重于业绩”。

  据其2009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粮地产商品房开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136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9.96%;主营业务毛利608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5.41%。此外,半年报还披露,公司上半年净亏了335.3万元。

  尽管中粮地产方面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达到结算条件的商品房面积较同期减少,但这在业绩普遍飙升的2009年,中粮地产的成绩单多少让外界有些诧异。

  “这几年,市场看多中粮地产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大股东的资产注入,尽管没人知道具体的时间和注入资产的内容。”国内某大型券商的投行部人士坦言。

  9月30日,中粮地产正式发布了资金注入的内容。通过配股融资,拟募集资金35.37亿元,用于收购包括上海加来房地产公司51%股权、万科中粮(苏州)置业有限公司49%股份等5家住宅开发房地产公司的股权以及顺义后沙峪等项目的后续开发投入。

  目前,该配股融资方案尚在核准之中。这是自2008年3月中粮地产宣布获得中粮集团住宅资产注入以来,首度公开注入方案。彼时,中粮集团拟通过定向增发或者其他形式注入9家控股子公司股权,预计可增加总计超23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不过,在资金注入的后续动力下,中粮地产的前台表现却并没有多少兴奋点。“按一般情况看,至少业绩应该持平,我们也看不太懂为什么他们的业绩会下滑。”一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在看到中粮地产今年中报业绩后深感困惑,作为一家全国布局、跨区域多项目开发的上市公司,在工程建设、营销、结算等环节的节奏上,依旧控制得不够成熟,也没有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中粮地产的业绩就出现下滑。

  据其2008年年报,中粮地产全年实现营业利润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2.66%;实现净利润1.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52%。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仅为4.47%,比上年同期下降9.07%。

  “与借壳上市之初市场对其的期望相比,中粮地产这几年的发展确实比较令人失望。”上述分析师表示,主要还是因为起步较晚,缺乏一个有经验的、成熟的经营管理团队。

  事实上,中粮地产在主营业务上的乏力,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中粮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板块这几年来一直处于整合之中,尚未梳理清晰。

  中粮集团旗下地产业务,涵盖酒店、旅游、写字楼、商业、住宅、工业地产等多个领域,虽然初步拆分以中粮地产整合住宅、工业地产,成立中粮置业来整合发展商业地产资源,但是在城市综合体等诸多项目上,依旧有业务重合。同为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多年来没有能够很好地形成合作互补的关系,反而在资源争夺上内耗不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粮地产在主营业务上的发展。

  在主营业务上的乏力,导致商品房营收和资金回笼能力下滑,中粮地产一度在流动资金上告急。今年9月,中粮地产甚至打起了深宝恒时期留下的金融资产的主意,一口气将包括中汇医药(000809)44.28万股、江西铜业(600362)96.04万股在内的金融资产这根“稻草”抛售,套现近亿元。

  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主营业务的业绩短期内不能扭转,仅依靠资产注入、持股券商上市等概念的话,中粮地产的高市值恐难以维持。截至今年半年报,中粮地产的总资产规模为98.9亿元,而其市值已高达240亿元左右。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