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虹桥”起飞 欲成“后世博”时代经济支柱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王文嫣 2009-11-04 11:01
随着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于10月31日正式揭牌,虹桥商务区正式起航。
虹桥商务区与外滩-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国际航运与保税物流核心区等功能区域一同被列为上海服务业发展主要载体的重点区域,表明上海市经济结构转型之路走向全面实施阶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的一位常务副主任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虹桥商务区的核心区域功能设计已在进行调研,《上海市虹桥商务区管理办法》也正在抓紧起草中。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所所长杨建文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于航运、金融、经济中心的建设,上海在贸易方面的建设相对薄弱。服务贸易将成为世博会之后撑起地区经济的支柱。相对于浦东,虹桥在地理位置上更适宜长三角地区的联动,有利于发展内贸。不过,杨建文同时指出,虹桥商务区要想实现上述目的,目前还需跨越三重障碍。
大虹桥·背景
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
“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上海的经济外向度更高,内外经济的联系面更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上海外贸出口连续出现同比负增长,成为影响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周末,在第21届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上,上海市政府一位领导在主题发言中如是说。
该领导还表示,国际金融危机让上海认识到,必须加快转变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走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也要努力培育内需市场,增强服务国内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转变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上海市政府近日发布的《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年,上海将形成国际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主要集聚地;形成亚太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主要汇集地;形成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产品创新基地,形成全球重要资源和要素的价格发现功能;初步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初步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集聚地,促进服务外包的跨越式发展。
上述规划还提出具体目标: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0000亿元;服务业年均增长率力争达到12%以上,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60%以上;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合同外资的70%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国际贸易进出口额的比达到20%左右。
大虹桥·成立
将打造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10月31日,一个名为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的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式揭牌。
上海市副市长、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主任沈骏表示,虹桥商务区将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和核心区,面向国内外企业总部的汇集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
虹桥商务区是一个功能区域而非行政区划,规划范围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虹桥枢纽周边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虹桥商务功能拓展区,涉及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个行政区,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先期开发的26.3平方公里范围内,总体布局是“一环、两轴、三核、五区”,规划总建设规模约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区等公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
除了副市长沈骏挂帅管委会主任一职,百联集团原董事长薛全荣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原副总裁林桂祥担任专职副主任,分管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上海港城公司原董事长鲍铁鸣担任专职副主任分管交通协调、综合管理和商务开发;此外,虹桥商务区主要所在地的区长也将担任兼职。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目前的办公地点设在机场集团内,关于26.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功能的设计,已经着手展开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另一方面,管委会正在抓紧起草《上海市虹桥商务区管理办法》,管委会的组成人员也在调整过程中。管委会的一位常务副主任告诉记者,相关工作都刚开始,待条件成熟后,将会对社会发布更全面的信息。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