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宏观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上海“大虹桥”起飞 欲成“后世博”时代经济支柱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王文嫣   2009-11-04 11:01

     大虹桥·展望

  世博会之后的经济支柱?

  虹桥商务区与外滩-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国际航运与保税物流核心区、浦东空港临空服务业核心区、浦东世博-花木国际会展集聚区一起,被列入了上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重点区域。

  “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总是要有一个支撑的产业。目前,上海的经济发展靠世博会带动。那么世博会以后呢?当然迪士尼项目可以起到作用,而虹桥商务区将成为‘后世博’时代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昨日,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所长杨建文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

  杨建文认为,根据上海的定位,广义的经济中心包括航运、金融和贸易中心。目前,金融、航运中心的建设工作都落到了实处。相较而言,贸易中心的建设还比较薄弱。金融和航运是为贸易活动服务的,因此,今年下半年,上海市将贸易中心建设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过去通过劳动力、土地、环境成本低吸引外资,迅速带动经济增长,这是前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全国都在经济转型时期,上海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杨建文分析,转型就是要提高内需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同时降低对外需的依存度。

  尽管目前受出口下降等现实困难影响,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对经济仍很重要。因此,贸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目前是一个薄弱环节,但今后将对地区经济发挥很大的作用。虹桥商务区的建立就是一种出于长远考虑的规划。

  大虹桥·困难

  专家:目前面临三重考验

  据介绍,虹桥商务区以交通枢纽为基础,将直接带来更多的人流和物流。除了上海的各种交通工具在此汇集,它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也处于中心的位置。随着城际交通的发展,也将派生出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要求。另外在空间布局上,这也是对“四个中心”建设中的贸易中心重要性的体现。

  杨建文透露,原先“四个中心”的空间布局集中在浦东,贸易中心也是放在浦东的,但相较于金融、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效果并不突出。除了选择继续在浦东提升贸易的地位,决策层看到了虹桥商务区现有的交通基础条件,因此贸易建设的重点最终落到上海西面的虹桥,这有助于上海东面和西面的发展、长三角互动进一步深化。

  但是,杨建文指出,要实现这一构想,目前还需跨越三重障碍。

  “内贸以长三角为主体,放在浦西为好,目前基本是这样的设想。但能不能建好,还取决于多种因素。”杨建文指出,首先,当年浦东开发面对的是一大片农田,而虹桥商务区26.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是个空间有限的建成区,要改造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其难度和拆迁成本都是很大的。

  其次,在整体8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涉及4个行政区,这也是一个争议颇大的制度问题。杨建文认为,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的制度框架,可能会与天津滨海新区的情况相似。但是,今后是否要形成新的行政区划,有多大的必要性,相应的成本又有多大,这也是决策层需要权衡再三的问题。

  最后,杨建文还认为,贸易中心与其他中心尤其是金融中心的关联度较大。目前,上海的金融业主要集中在外滩-陆家嘴一带,虹桥商务区内的金融基础目前还不是很强,这一矛盾该怎么解决,也是功能区域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