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波:楼市“一枝独秀”能秀多久(视频)?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顾海波的博客 2009-11-09 11:48
顾海波:楼市“一枝独秀”还能秀多久(视频)?
——中国楼市怪圈、谜局揭底!
——虚高的高房价是寂寞的!
前序:
此为上海东方卫电视的《深度105》的独家楼市谜局深度剖析,10月12日在东方卫视录制完毕,但由于种种原因到11月8日(今天,周日)晚23:00才播出,一度曾担心再度被“封杀”,好事多磨,谢谢东方卫视编导的理解。本节目在下周二(10日)上海电视新闻综合频道16:08分重播,另外,日后,我会将视频上传到我的博客,以答谢广大网友的厚爱,也可以登陆东方宽频网搜索,特此说明。
“《顾海波:冷眼看楼市》: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渐为清淡。楼市是否又到了一个拐点?现在还该不该买房?本期《非常道》,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要说说他的观点”(2009年11月8日第221期东方卫视《深度105》——《非常道》播出,观看视频请点击:http://www.openv.com/play/SHDongFangTVprog_20091108_7125698_0_4636512847.html,注:视频分两部分,节目介绍:内容提要:1、杨丽娟案之争。2、顾海波:冷眼看楼市,前为(《天下事:杨丽娟案》,非常道《顾海波:冷眼看楼市》稍后,请耐心,我认为非常值得一看,突破了地方媒体的束缚,视觉、观点的冲击力超过了我的想象)。
受美国“次贷”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的商品(包括中国,中国楼市除外)都在“过山车”!全世界的楼市(中国除外)都在“过山车”!惟独中国楼市“一枝独秀”?而且仅是住宅“一枝独秀”?(办公楼、商场也没逃脱“过山车”,说明实体经济萎缩)经过10月黄金周,全国各地楼市普遍交易“惨淡”,中国楼市何去何从?又到了一个敏感时期,中国楼市还能“秀”多久?带着这个问题,2009年10月12日中国房地产界独立思想者顾海波高级经济师走进了东方卫视《深度105》栏木,就中国楼市众多怪圈和谜局进行了深度的剖析,(本想早点同广大网友见面因为有许多次的预告反而遭到了封杀,可见在当下,理性的空间是十分狭窄的),接受了独家的采访,下面是大致的采访内容,以飨大家,请多指正。具体会有细微的调整,当然我的访谈会有剪切、删节,因为还是有许多“浅规则”,请谅解,要了解我的全面观点,请看我近期的博客。
等真正播放以后,我会及时通知大家,也会有视频同大家分享我的思想,当然前提是不要被封杀,但愿如此!
一、记得在08年年底的时候,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业内专家来说,对09年的房地产形势预测多持悲观态势,现在当我们再来看楼市,楼市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不仅价格止跌回升,而且出现了暴涨。“变脸”为何如此之快?结合现在的房价分析一下。
举例说明楼市已经暴涨到什么程度,与一年前比较,现在的二三百万可以买到什么样子的房子,(包括国内外)
答:主要是政策推动过度和信贷推动!说明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低下),对房地产依赖过重!透支未来购买力和信贷的情况下,房地产乃至中国经济的真正复苏变得异常扑朔迷离!其后劲如何?值得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除珠三角外,08、09年初其他地区房价几乎没有向下波动、只是缩量厉害,于是呼各级地方政府做不住了,相继出台“托市”政策,我把它调侃为“托市裸秀”(“半夜鸡叫”大赛。09年2季开始单边向上。现在是价平量缩、窄幅盘整,后续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和银行可持续的购买力如何?值得怀疑!
拿上海的住宅均价来说,2000年的时候大概在2500元/平方米左右,现在媒体爆出十一黄金周期间均价在20000元/平方米(虽然我认为这有些夸张了),现在买一套房10年前可买8套房。
二、于目前存在于中国的高房价,业界基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出现泡沫,另一派认为合理,你的观点是什么?现在的楼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吗?您的观点是什么?
链接:http://msn.caijing.com.cn/2009-09-18/110253734.html
答:中国楼市肯定有泡沫!而且有很大泡沫!“房价年年涨、月月涨、天天涨”(房价变成了“时价”、海鲜价,天天涨),还要“涨幅趋缓”,这是相当荒唐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中国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和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住房两极分化的程度都严重超过国际公认的标准,我们不能在绝大多数老百姓住房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缺位和滞后)放纵国内外“热钱”疯狂投机中国楼市!我们的住房卖给谁?!我认为主要是满足占权重最大的广大本土中低收入的居住需要!中国楼市决不能成为爆发户的乐园和投机客的乐土!中国没有这个条件和资本!
中国楼市有泡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期房等于“欺房”现象层出不穷(花园里没有‘花’,样板房不是‘房’)!楼脆脆、楼歪歪、楼倒倒就是佐证!
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对象来谈“稳定房价”毫无意义!“稳定房价”是个伪命题!
高房价是个绝对值概念!高了,脱离国情、民情,就应该回归理性!
三、房价经过一轮快速疯涨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盘整期。不管是开发商和专家学者又开始讨论房价的后劲有多少。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摆在面前,“十一”黄金周楼市并未如期迎来开门红,北京、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成交惨淡,楼市期待中的“金九”没有实现,经过“十一”黄金周的考验,“银十”也显然落空。“楼市拐点到了吗?为什么?
答:事实上中国楼市已经连续4年没有“金九银十”了,4年多来除了08年以外,其他几年都是由于上半年房价上升过快或成交量过大而造成9、10月份短暂的消费“断层”(尤其是08年、09年以后楼市的风险日益积聚),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完全不必大肆渲染和炒作!
中国楼市的阶段性“拐点”应该会到来,而且从理论上讲应该来好几回了,但是,由于“土地”财政的关系和“房地产势力”的过份强大,中国房地产走过了10多年、将近20年的长周期,每一次的“潜在”调整机会都被强大的“房地产势力”托起,只是时间未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楼市“拐点”还在路上、处于“拐点”的前夜,但已经不会太遥远!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越是人为拒绝调整,泡沫越是养大,调整就幅度就越大,震荡就会越剧烈!
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香港楼价一泻千里,暴跌70%,直到10年后的今天,香港楼价还在当时颠峰时的70%左右!上世纪80年代东京的地价超过整个美国的地价,可谓‘牛气冲天”,结果呢?日本的房价、地价同样一泻千里!至今日本房价仍未摆脱下降通道!
四、上半年我采访任志强先生的时候,任先生谈到了刚性需求,您觉得刚性需求在此轮上涨中的作用有多大,刚性需要现在还存在吗?
答:答案恰恰相反,这是房地产商的胡言和利益驱使。此轮房价的上涨是主要由国内外“热钱”过度投机引发(当然前提是地方政府扶持过度、土地财政政策和房地产信贷的极度宽松),老百姓的需求是被动的、无奈的、从众的、焦虑的和恐慌的,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同时也是最值得同情和政府关注的!在保障性住房缺位的的情况下,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对广大中低收入者来说也是极其危险的!
所谓的“刚性”需求不同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中低收入者的所谓“刚性”需求要靠保障性住房来满足!不应该把他们推向市场!要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受益面,这是各级政府的内在责任!
五、如何看待中国的房地产商?
答:中国房地产商很不成熟!也是很有争议的一族!这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不规范的制度下的特殊产物。希望他尽快规范和成熟起来!
六、近来,“地王”频现京沪内地,您对此是什么看法?潘石屹曾经举个一个例子,有的上市公司囤地现象非常惊人,根据公开年报简单分析,以这些公司开发的建筑面积来计算,它们的囤地规模,最少的也在20年以上,最多的超过100年。对此您的看法?
答:对“地王”要全面、动态、系统分析。
“地王”频出,一方面说明以前的地价太便宜,开发商有暴利,地价上涨有基础;另一方面,“地王”也应该有个度,矫枉必须过正,“地王”必须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运行,依法闲置土地两年不开发必须收回,现在10年、8年闲置土地都在开发,有法不依现象严重,假如严格依法行事,现在“地王”必死无疑!假如“囤房囤地”、10年20年后开发,那现在的“地王”就显得“很合理”。
“地王”有个时间概念,关键是现在的“地王”是两年内开发呢?还是10、20年内开发?是有法不依呢还是严格执法?!看你政府到底敢不敢动真格!这已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另外,要关注是真“地王”还是“假地王”?!有无联合做局?!事实上,“地王”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推高房价、多批土地、开发商暴利)?!
要密切关注“地王”收入的去向是否合理和使用效率!随着“地王”收入增加,为什么房改12年后许多地方保障住房还不见踪影?!还在打口水仗?!钱到哪里去了?!
“地王”与广大中低收入者保障性住房缺位的并存,折射出房地产行业道德和责任的危机!“三个代表”怎样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怎样让广大中低收入者共享改革成果?!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各级地方管理层反思吗?!
七、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会调控政策出台给房地产降温吗?在南京,黄金周交易惨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公积金政策有了调整。
答:不会。不出面“托市”就不错了,无数事实证明,“房地产利益”集团希望房地产“大起不落”!还美其名曰房价涨是“保护消费者利益”!言下之意房价跌会“导致老百姓财产缩水”!我不仅要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房价没有经历过起伏?!真是无稽之谈!
南京等地黄金周房产交易“惨淡”是前期房价上涨过快、交易量过大以后的正常、自然情况。至于公积金政策是由于上轮(08年)房产“托市”政策自然结束,影响不大。
八、您是物业税出台的支持者,为什么要支持物业税,物业税会给房价降温吗
答:征收物业税是国际惯例,事实证明对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这是由于土地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特性所决定的,它是房价平稳的稳定器之一,希望我国能尽快征收(自住可以免征或少证,投机要多征,对外资购买应该先征、国际接轨嘛,)。
调控非理性的房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给非理性的房价降温,单靠物业税不行,必须从供给、需求、惩戒腐败和管理层不作为结合起来!
九、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房价涨惯了,思维也成了定式了,而且对很多买房者而言,都不相信房价会暴跌,分析一下现阶段老百姓的买房心态。
答:房价“大起不落”的定势是“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为主体的“房地产势力”强加的,每当楼市量缩价跌时都会被强大的“房地产”利益集团“托起”,中国房地产的“有形之手”异常强大,例如,购房退税、购房入户、降低首付、降低利率、取消“限外令”等等,事实胜于雄辩。
老百姓是被动的、无奈的、跟风的!是值得同情的!是处于绝对弱势和信息不对称的!
房价“大起不落”的定势是麻醉剂!是苦肉计!是谎言!是阴谋更是赤裸裸的阳谋!十分危险!必须十分警惕!
老百姓必须树立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必须多问个为什么?必须克服焦虑、恐慌、无奈、失望乃至疯狂的心态(当然更期待政府保障住房的落实)!
十、价会暴跌吗,房价暴涨之后会带来什么后果?判断一下,短期和长期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在现阶段下,老百姓是应该买房还是租房?
答:房价短期内不会暴跌,假如持续疯涨就难说,但现在看来持续疯涨的基础和条件都不存在!银行持续的贷款源泉在哪里?老百姓持续的购买力在哪里?外贸、出口、内需(就业)三架马车相继减速且前景相当不明和微妙!不支持房价非理性上涨!
短期(1年内)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房价高位窄幅震荡盘整、稳中微降!中期(2——3年)假如地方政府不“托市”,保障性住房逐步完善,房价理性回归!长期看涨,但要同收入同比上升!是缓慢的、理性的、螺旋式的上升!
现阶段,观望是首选!高位放量、“庄家”(开发商、投机客)拔高出货!再等等!“提高警惕、保卫口袋”(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是我的善意忠告!至于是买、租还是置换?根据个人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必须树立量入为出、梯度消费的正确理念,货比三家,当下千万不要追高!一定会有低吸的机会,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必须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动向!必须独立思考!
用三歌名来描述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同大家共勉!
过去——千年等一回;现在——让我欢喜让我忧;未来——无言的结局!
十一、怎样完善我国的住房制度?
答:1、尽快建立规范、“三公”、透明的房地产管理体系。
“一个好的制度是让坏人干不了坏事”。
2、必须彻底颠覆“变色龙”的混乱的“网上房地产”。它违反广告法、有欺诈之嫌!应该取消网上房地产的预定(紫色)、签约(黄色)栏目,仅保留登记(红色)一栏,因为只有登记才是真正的成交!现在100%的退房率(内部变色、造假愚弄百姓)就是“网上房地产”的“杰作”!黄金假期交易中心都休息,怎么会有真正的成交?!当然,还需要公开存量土地和在建土地极其价格,土地的5年规划乃至10年规划,在建住宅(未达预售标准)和在售住宅(达预售标准必须强制上网,避免囤房情况)必须分别公开明细。让“网上房地产”公开于阳光之下,不要成为“欺诈、造假”的平台和工具!“变色龙”式“网上房地产”是房地产领域的“倒钩”和“钓鱼”!
“房产小数偏一偏,全国人民都受骗”这是老百姓无言的控诉!统计数据的“窝里斗”是职能部门不作为的表现!谎言止于阳光和透明!真理越辩越明!
3、加快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要加大、加快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4、加强质量管理,加快节能、环保研发和推广,推进住宅的产业化进程。
5、系统、全面、刚性的调控。
以“扩大地根、管住银根、遏制投机、抑制投机”为基础,采用不同的利率、信贷、税收、首付的政策来鼓励自住消费和抑制过度投机(人多地少的国情、民情决定),从供应、需求、反腐败和不作为四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刚性的调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不成规矩、何成方圆?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之所以我们的违法现象愈演愈烈,是因为我们的违法成本太低!这是对法律的无情嘲讽!
6、对房地产依赖过重,中国经济将不着陆。
“以房为纲”、“土地财政”不可持续!房地产作为特定时期“支柱产业”的逐渐谈出是历史的必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痛下决心,必须走“科技创新”这华山天堑一条路!尽快实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当断不断,其后必乱”!
中国经济的振兴一定在于制度的创新和科技的振兴、实体经济振兴!中国经济的剧烈波动一定由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所引发或伴随!脱离国情、民情的高房价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型炸弹!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