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豪宅市场,小荷才露尖尖角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豪宅网博客 2009-11-10 13:21
一、豪宅市场现状扫描
豪宅市场自今年4-5月份发力,一路狂飙,其爆发势头惊人,仿佛一夜之间,豪宅成了房地产市场人人趋之若鹜,不可回避的话题。
以上海为例,今年以来,豪宅市场的月涨幅超过8%,具体到楼盘,翠湖天地较年初涨80%,仁恒滨江园涨57%,世茂滨江花园涨幅亦达到50%。
据统计,目前上海单价超过10万元每平方米的豪宅已经有13个。
2009年中国10大超级豪宅平均价格为7956万元,相比2008年10大超级豪宅7628万元的价格略有提升。上海有三个楼盘上榜,北京、深圳有两家上榜,南京、大连、天津各有一家上榜。
二、豪宅的消费客群
那么是什么人在购买好豪宅呢?有研究表明,一手豪宅物业中,上海客户约占63.9%,其余为外地或者外籍人士(含港澳台)购买。二手豪宅物业中上海本地人、大陆其他地区和外籍人士(含港澳台)基本呈现三分天下之势。
据招行和贝恩公司近期联合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共持有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这是官方的数据,我本人认为,中国有更多的隐形富豪尚未浮出水面,实际人数可能是上述数据的几倍。
这些人群构成中国上层社会阶层,是中国豪宅消费的主力军,而且以每年近7%的速度在增长,其中三分之一的比例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
据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去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已经达到80亿美元,消费人群达到总人口的13%。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的年增长率在30%左右。
三、豪宅的消费特征和市场展望
上层阶层的消费特征中,豪宅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只是用来标榜自己身份的工具,其真正的内在价值并不在重点考虑之列。正应了那句电影台词: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这其中的关键词是:与众不同、稀缺。保龄球最初是贵族运动,但等到普通大众因仰视上层而追捧时,这个运动就开始被上层阶层所抛弃。豪宅也是如此。豪宅的概念是运动的变化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新的标杆总是被不断创造出来,5年前所谓的豪宅现在不过是比普通公寓更高级一些的房子,从这个角度讲,只要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豪宅市场总是坚挺的。
或者即便出现了经济波动,比如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豪宅可能会出现暂时的领跌,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将来经济恢复,领涨的也一定是豪宅。
对于这一点,中国更有不同,中国是个投资品极度匮的国家,因此说中国的富豪把房产当做收藏品,此言非假。过去数年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现实中实例是:我们的一个客户,是沿海某城市5000人规模IT企业的老板,2年前购买我们的物业价值约8000万元人民币,全部是自有资金,物业空置至今,只因没有遇到值得欣赏的客户,其实根本是看不上哪点儿租金回报。
今年初的时候,我们新的物业上市,他再度光临,看中的物业价值过亿,并且表示,如果购买仍然不需要做任何银行贷款。
只要看看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的变迁,从100位的排名到400位,从每年大幅度提高的上榜门槛,这并不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形富豪,那些自始至终潜伏在水底的隐形富豪,他们的规模和实力可能更加令人惊讶。
从营销学上讲,豪宅是产品细分市场中的一个类别。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富豪阶层的产生,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豪宅的概念也开始浮出水面。
豪宅市场的兴起正说明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但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房价畸形上涨的因素并没有消除,只要这些因素不消除,再加之豪宅市场的特殊特性,豪宅更豪是其唯一的方向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