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第三季度)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易居研究院 2009-11-12 13:53
结论篇
一、房地产金融政策应更加透明和稳定
对于优惠政策年底取消与否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一点,有时间表的政策,肯定会按时取消,明年是否延续今年的优惠,政府应根据现实情况再制定下一步的政策安排。其次,对于无具体时间表的优惠政策,作为社会公众也是非常关心是否会取消。公众的这种担心和忧虑实际上体现了民众对政府调控政策的某种依赖和不踏实感。即一方面不得不依赖优惠政策,一方面又对于政策的执行期到底为多长感到迷茫。实际上应对的办法正是我们最近一直建议的,政府应该放弃短期的政策调控,转而制定中长期的楼市发展规划。
对于下一步政策走向,我们认为,优惠政策如果符合市场需要、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要,那么就要把这些经实践检验被证明为正确的短期政策纳入到中长期产业规划中,进而坚持长期执行,而不是让人们总是在猜测这些优惠政策什么时候会取消。比如对于首套普通住房贷款利率打七折、首付20%这项政策,长期执行非常有必要。
二、全年新增贷款接近10万亿
从前三季度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看,9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67万亿元,全年新增贷款将接近或超过10万亿元,即第四季度,平均每月的新增信贷规模平均为4400亿。
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长率为7.7%,为了确保全年增长8%以上,第四季度GDP增长率将在9%以上,那么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投资、信贷规模将继续加速。房地产市场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第四季度,在国家购房优惠政策可能取消的影响下,刚性需求和部分投资需求可能会抓紧时间赶优惠政策的“最后一班车”,这也将直接导致新增贷款的放量增长。
三、房地产融资渠道继续拓宽
虽然现在房地产政策有所收紧,特别是房地产金融政策“稳中有缩”,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却日益拓宽。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外,信托融资和银信合作表外业务贷款在三季度内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为房地产企业度过经营难关,顺利获得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步消散,金融创新将再次成为金融界的热门话题,目前金融机构的存量资产打包业务已经在逐步开展中,这种业务的升级版就是MBS,即资产证券化。经历过美国次贷危机的观念洗礼,我国的金融创新将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管理,避免出现中国式的“次贷危机”。同时,在金融创新的引领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同样得到拓展。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