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企业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地产大鳄:为躲“禁买令” 纷纷“换马甲”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广网    2009-11-12 15:57

 不计成本,哄抬地价

  这些常换“马甲”的地产大鳄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计成本,一掷亿金。据一家房地产专家评估机构估算,长春柴油机厂地块拍出7亿元的价格较为合理,最后保利与万科的角逐中,地价抬到了10.01亿;参与竞拍长铃地块的长春本土开发企业则表示,“我们能接受的是8亿元。”然而,该地块最终在中海与保利的较量中拍到了14.64亿元。

  长春丰和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杨舒越表示,这些房地产业的“大哥们”“不差钱”。本土企业看起来的“天价”,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一来他们进行的是全国性战略布局,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二来“大哥们”都是上市企业,可是通过圈地在股市上圈钱。

  地产大鳄们不计成本拿地的结果是使长春土地价格迅速上升。从9月初的单宗地最高溢价率68.5%迅速飙升至10月中旬的108%,10月底达到266%,并且首度出现单价“破万”的地块。

  地价飞涨的同时,土地向大户手中集中。10月份长春土地出让80余万平方米,万科独拿63万平方米。

  有业内人士指出,“地王”频现的过程,就是少数大鳄用“天价”提高房地产行业门槛、剥夺更多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机会。特别是像长春这样,本地大型开发企业较少、外埠企业占据主流市场的二三线城市,大企业对土地的垄断会造成小地产商无地开发的局面。结果会导致产品分层减少,未来低端客户越来越难买到低价房。

  规范市场不能光靠“禁买令”

  “如果不是查出对手有拖欠土地款行为,这块地我们也拿不到手”, 长春丰和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杨舒越说。不久前的一次竞地中,丰和地产发现陌生的竞争对手剥去“马甲”后,竟是一家在长春开发多年的上海某房企的全资子公司。按照长春市国土资源局的规定,该企业被取消了竞买资格。

  为防止一些开发企业高价拿地并赖付地价款,造成土地闲置,长春市国土资源局不久前出台新规,拖欠土地成交价款或土地出让金的企业,不得参与新地块竞买。不过,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朱亚福局长坦言,这一地方政策,很难百分百落到实处。眼下企业间股份相互交叉渗透,关系千丝万缕,很难查清某个企业的真实出资状况;而且,依据土地出让合同,“禁买令”只宜针对拖欠土地成交款的具体开发企业,不宜搞“株连”。

  业内人士指出,长春市出台“禁买令”规范土地市场,初衷是好的,但是,地产大鳄们通过“换马甲”拿地的现实,使政策的执行打了折扣。“事实上,国土资源部规范土地市场的政策法规已经出台了很多,比如,闲置土地收取闲置费、闲置两年收回等,问题是这些政策在实际中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该人士指出,如果把已有的法律法规全部落到实处,地产大鳄们就要考虑大量圈地的成本,也不会挖空心思“换马甲”了。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