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宏观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经济学家:民营经济将成社会经济进步重要力量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张立栋   2009-11-26 13:22

    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主办的“开启民营经济新30年”研讨会暨《中国往事30年:揭幕民营经济中国式进程》首发式25日在京举行。与会多名专家学者以中国民营经济过往三十年发展历史为背景,在展望未来三十年发展前景时表示,中国民营经济将在自身发展获得更大空间的同时,成为持续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

    著名经济学家辜胜祖在发言中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民营企业乃至民营经济要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就需要从六个方面努力。首先是要实现战略的规划。辜胜祖表示,现在我们的民营企业都是多样化、分散化,而核心产业不够明确。企业首先要把主业做大做强,然后再做精。这是未来三十年民营企业应该坚持的一个方向。其次,他认为民营企业必须在管理上实现信息化。辜胜祖说,信息化可以降低成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来实现经营模式的升级。第三,他表示,民营企业要实现制度现代化。他举例说,我们的民营企业90%以上是家族企业,很多民营企业老板个人干得很累很辛苦,而一旦老板离开就会让企业陷入困境。他说,现代化企业应该是规范化的企业,企业之车的钥匙交给任何一个人驾驶都可以才行。第四,是发展模式集约化。他说,粗放式经营代价是非常高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企业经营模式粗放,一旦遭遇危机就变得异常脆弱。此外,我们的环境也很难承受这种粗放的模式。第五,辜胜祖强调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政商关系的合理化。要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政商关系的合理化才能使经济健康发展。第六,他建议民企经营要国际化。他说,现在中国资本输出已经超过了引进外资,下一步民营企业需要考虑的是把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李义平在肯定了《中国往事30年》对中国民营经济的贡献后表示,中国经济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民营企业功不可没。他说,民营经济的发展让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就业观念和创业观念乃至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与民营经济对市场经济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历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缩写史。展望未来,李义平表示,民营经济的未来三十年一定会更好。因为它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是符合人类本性、带来的是产权的明确、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此外,民营经济可以得到国际市场主体的认同。综合而言,从经济规律本身出发,从民营经济的三十年历程来看,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历程来看,民营经济在未来一定会有比今天更为辉煌的发展,而由于它更为辉煌的发展将让社会主义的旗帜更为精彩。

    《中国往事30年:揭幕民营经济中国式进程》出版方、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韩文高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韩文高说,《中国往事30年》是中国民营经济30年发展的一部“正史”,作者张志勇是中华工商时报首席记者、资深财经作家,常年从事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研究。他用全景展现的笔法让人们看到了民营经济潮落潮涨的三十年,以真切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真切和实在。作者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的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经济学家、资深报人艾丰表示,作者把民营经济三十年的发展,放在共和国六十年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梳理。探究了民营经济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它的内在动因是什么,是如何从实践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并最后通过制度和法治得到确立,而由此所形成的市场经济“精神”和市场经济文化等等,都对下一个民营经济三十年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空间。

    艾丰说,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一个全面转型的关键调整期。他认为就总体而言,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尽管有所反复,但总体是呈现向好的趋势。他说,尽管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但许多迹象表明,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艾丰强调,民营企业家要特别把握好创新二字。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等。他表示,民营企业需要整合思维,不能用小农的思维来做民营企业。要学会整合社会上的优秀资源,而不是唱独角戏。其次,民营企业要加强责任感,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社会对这个新阶层的整体印象。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研讨会正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民营企业面临着挑战和转型、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社会各界关注民间投资和创业的背景下召开的。与会者就一些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而普遍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正是由中国的民营经济主要“担当”,民营经济给中国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未来这种担当力量将更为强大。“开弓没有回头箭”,一位财经媒体负责人就民营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这样的比喻。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