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危机警示中国房地产发展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易居研究院 2009-12-07 15:36
上周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大的波动,沪深A股市场下跌了接近7%,香港恒生指数下跌幅度也达到6.4%,指数向下突破22000点。迪拜危机的起源是迪拜世界公司在日前宣布延期偿还高达590亿美元的债务,迪拜世界公司是迪拜的主权财富基金,相当于我国的中投公司,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等。由于众多的金融机构与迪拜世界公司有着债权债务关系,因此资本市场脆弱的神经再次敏感起来。据了解,借钱给迪拜世界公司的金融机构包括瑞士信贷、巴克莱、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等。
虽然迪拜危机目前看来非常严重,而且来势汹汹,但著名投行机构高盛公司分析认为,即便从最坏的损失情况来看,迪拜危机仍处于可控范围。假设商业地产贷款出现50%的不良贷款率和50%的损失率,同时按揭贷款出现20%的不良贷款率和50%的损失率,那么给迪拜世界提供大量贷款的汇丰控股和渣打银行的信贷损失分别为6.11亿美元和1.77亿美元,相当于两家公司2010财年预期净利润的4.6%和3.9%,相对于预期股东权益的0.5%和0.6%。这个比例还不足以引发两家公司的财务危机。
不过迪拜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却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迪拜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迪拜的房地产业是靠外部大量资金推动建立起来的,如果信用链条出现问题,或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大的问题,以房地产为中心的经济模式必然出现问题。
虽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与迪拜的市场不相同,但有一点却很相似,那就是市场是靠资金来推动的。迪拜的房地产投资资金来自海外银行机构,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及房贷大部分来自国内银行。这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平衡和节奏稳定的和谐统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房地产业实现强国梦。
迪拜的辉煌曾经给我们以震撼,这颗阿拉伯海湾的明珠以她神奇的模式和速度在诠释着房地产业的未来。然而,繁华一梦,昨天的疯狂也注定埋下了危机的隐患,今天的危机也验证了一个道理,靠钢筋和水泥堆积起来的GDP并不可靠。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实体经济的配合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迪拜危机的辐射面并不大,我们没有理由担心迪拜危机会演变成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因此也不必担心刚刚进入复苏轨道的宏观经济再次面临调整。我们更应关心和警觉的是迪拜式危机不要在我国的大城市上演。地方政府不要为了所谓发展经济而盲目举债,否则一旦出现偿债危机,受损的不仅仅是政府信誉,还有多年积累的发展果实。(回建强)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