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王”大龙地产猜想:面粉贵过面包?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09-12-09 11:11
有幕后推手?
从拿地时的“爆冷”胜出到盈利能力和资金来源尚存诸多不确定因素,大龙开发演绎的“地王”事件就如同一部悬疑故事片,使人们在种种悬念的强大磁场下,乐此不疲地寻找幕后推手的蛛丝马迹。
无一例外,人们首先将目光汇聚到大龙开发的背景。资料显示,大龙开发实际控制人是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此信息一经披露,众分析人士纷纷会意:作为顺义区区属国企对地方财政“保增长”的重任义不容辞,有网友甚至戏称“天竺22号地,还没有出生,它就风华正茂了”。
的确,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实现财税收入最大化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有学者指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基本路径是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实现增加财政支配能力的目标。而国企的参与将最终实现资金“在一个筐里运作”。
国企或央企通过市场竞标拿到“地王”或许本无可非议。但如果按照上面的逻辑,顺义区政府是大龙开发拿到天竺22号地的幕后推手的话,那么,这个幕后推手也将承担巨大风险。
尤其在房地产市场短期波动不可避免的预测声中,国企斥巨资刷新北京“地王”纪录,着实狠狠地刺激了各方的神经。
一旦房价出现较大波动,房地产市场发生的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不仅会使房地产企业面临巨额损失,危及地方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的安全,最终还会导致与地产开发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装修等产业群的产能利用率降低,效益将无法保证,这一点并不会因“国企地王”而有所改变,各方人士大多都对此表示担忧。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