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金融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沪上房贷“盛宴”开席 开发商“移花接木”玄机重重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12-15 09:13

  开发商“移花接木”

  作为楼市热点城市之一,今年以来,上海中外资银行房贷业务连续突破6000、7000亿元大关,9月末达到7134亿元,占全国房贷余额的10.5%,开发贷占比也是如此。10月份以来,上海房贷继续增长,且增幅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对于近年来新进入上海市场的一些中小银行而言,房地产开发商成为重要的营销对象之一。对此,一家上市银行授信管理人士称,因为开发贷款的综合收益高,不仅可以带动对公存款、个贷业务,还可以撬动财富管理、信用卡等零售中间业务等。

  但硬币有两面。

  11月下旬,监管机构召集在沪中小银行分行负责人。与会人士透露,监管机构指出“贷款行业集中度偏高,突出表现在房地产行业”。

  而在整体房贷质量向好的背景下,9月底,沪上中外资银行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不良额较年初出现小幅增加。当地银行人士称,近几年来,上海银行业商业用房贷款增量多,增速较快,其潜在风险隐患值得关注。

  不仅如此,与商业地产相关的经营性物业贷款,近年来也有快速增长。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经营性物业贷款暗藏玄机,此类贷款往往被用于置换贷款,借着经营性物业贷款之名,开发商获得的信贷资金实际上是用于偿还借款人的存量贷款。

  而在做高手中持有的商业地产评估价值后,开发商不仅可以获得超过存量债务规模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其多余的信贷资金,可能会被改变用途,不排除用于购置土地或新项目开发的可能。

  经营性物业贷款的快速增长也引发监管机构的关注。知情人士透露,在上述会议上,监管机构表示,经营性物业贷款发放后管理难度大,有的贷款资金用途严重失控,操作合规性存在疑问。

  对此,监管机构提示在沪中小银行,关注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不得以流动资金贷款形式发放房地产项目开发贷款,严格管理经营性物业贷款资金用途。

  虽然,商业银行短期内不会减仓开发贷款,但开发商并不能盲目乐观。

  前述上市银行房地产金融事业部人士直言,在营销时,该行发现,部分开发商对已经实施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还抱有幻想,希望银行想出变通的方法,以保证用款时有很大的自由度,“但这是不可能的”,他说。

  所以,如何利用好已经拿在手中的银行贷款,就成为开发商颇为现实的一个做法。

  前述在港上市的开发商表示,虽然手持现金数十亿元,但公司希望可以把握土地市场机会,而并不急于偿还贷款。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