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官员解析1994年城镇房改决定出台始末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09-12-15 12:04
2009年“二次房改”呼声高涨。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建议:“二次房改”应该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平租房等由政府提供的房子应该占到50%。
而掀起高潮的,是住宅法专家李明等14位学者提出的“二次房改”建议。“二次房改”是否意味着发轫于1994年的房改亟待突破,为此,本刊专访了权威人士,回顾和解读1994年房改政策,以期为当前的“二次房改”争议提供一些参考。
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珉——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仅仅是经济改革,更是一项复杂的、重大的社会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外专家称,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公房改革,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成功、最大规模的私有化改革项目。而撒切尔夫人在英国实行的公房私有化改革,还位居其次。”
迄今为止,中国的住房制度固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无法否认的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的出台,“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是第一个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改革方案。”
何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解放思想,侯淅珉一口气说了五个“解放出来”。中国的住房体制改革“从住房的福利制观念中解放出来了;从商品租金的改革目标中解放出来了;从国有资产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从原有的单项改革做法中解放出来了;从东欧一些国家住房改革的经验中解放出来了。”这些环环相扣,推动了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一步步前行。
改革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小平讲话”
住房“大锅饭”从1949年一直吃到了1978年。然而,“大锅饭”并没有解决住房紧张。许多家庭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平房里。
1978年9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第三次视察大庆油田。面对工人住房条件的艰苦,他指示说:“大庆房子要盖得好一些,要盖楼房。……要把大庆油田建成美丽的大油田!”同年10月20日,邓小平视察北京前三门新建的公寓住宅楼。他提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1980年,小平同志讲到住房问题,“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
“1980年小平谈话是对1978年讲话的深化,已经形成系统化改革设想。”侯淅珉指出,“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真正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78年小平讲话。”
住房是商品还是福利?
居民可以自己买房,今天看来理所当然,当年却闻所未闻。怎么买?住房是一项福利,而不是商品。
首先,居民思想上接受不了。据说,当年某部委发动大家买房时,经过特别艰苦的说服工作,最后只有一户职工购买,而那时的房价才区区100多元。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正式提出住房商品化政策。国家规定,“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同年10月,全国50个城市共有747套新建住房,以土建成本价向个人出售。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以及改革的方向,其中住房制度改革是应有之义。
改革从提租补贴开始,以实现以租养房为改革目标。但要提高租金,提到什么标准才合适?国家需要不需要给城镇居民补贴,补贴多少才合适?这就涉及到二次分配理论问题。
何谓二次分配?侯淅珉向记者解析道,二次分配理论认为,在原有的职工工资体系中,没有住房消费含量,国家做了统一扣除,再建房提供实物(住房)给职工。原有发放工资是一次分配,后来提供住房实物即为二次分配。
既然一次分配中,没有住房消费部分,现在要提高租金,就必须发放补贴。这是1985年“提租补贴”改革思路的最初原点。
1986年,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1987年,面上的单项改革试点和点上的综合配套方案同步推进。面上选择一些城市作为单项改革试点,要么提租、要么补贴售房、要么私人建房,到1980年代末期,试点达到100多个城市。
1988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关于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国发【1988】11号),提出要从1988年起,用三五年时间,把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开。
但在实际试点城市推行中,却暴露了不少问题。不同单位之间、同一单位的有房职工与无房职工间都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譬如,住房少的单位,租金收入少,难以发放租金补贴等。1989年,试点工作几乎陷于停顿。11号文中提出的三五年时间达到目标,自然无法实现。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