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80后购房人群生活调查:我为豪宅透支了什么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 朱烁 王丽 2009-12-16 09:28
炒房也讲生活品质
精打细算难免抱怨
“看北京的房子,送个几十平方米的小花园就很了不起了,但价格也要贵很多。在国外目前多数就是买郊区的二手房,产权也是999年,人们都不喜欢住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想把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距离拉大。”
从新西兰刚回国的小宫24岁,是坚定的“炒房派”,虽然身边朋友也劝他不应该一步到位置业,甚至不适合买房,但小宫却不这样想,强努着供了两套房子,150平方米的给自己住,小点的打算出租。小宫告诉记者,他刚买了两个月的房子每平方米就涨了1000元,他判断在中国持续向好的经济环境下,北京房价依旧有上涨空间。“我觉得如果三年内我买的第二套房每平方米能上涨7000元,那我买得就值了。可以一次性帮我还清第一套房的贷款,还有余款再投资购房。”
小宫也担心,万一遇到楼市调整房子不好出手,那时自己长时间供两套房贷的压力较大,“我的预算就是不行的话,短时间再找父母资助一下,等市场好转再卖房,因为对其他金融理财产品一点不懂,所以还得是通过买房子让自己的资产增值。对比了身边的朋友,我发现越是在壮年时买房子越有贷款偿还能力,越先有房子才越有换房的资本。”
炒房归炒房,不能耽误了自己的生活品质。对于在新西兰喝过几年洋墨水的小宫而言,挑房子不仅仅是进行国内外地产性价比比较,更关注到房子内一些基础设备的配套。“在国外的二手房中,各家的厨房水盆中都有一个粉碎机,把垃圾粉碎后再冲进下水道,而在北京即使是高端项目中这样的基础设施也不具备;矿泉水都是直接入户的,在国内都是住户自己安装,我觉得房子卖得价格高,开发商就应该把配套做好,否则就是物非所值。”
小宫说:“也不是我们就一定喜欢住大房子,但那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记者赶紧给他读了一段朋友发的微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世界里,只有我最珍视的人,不寂寞,很温暖,就够了。这段话记者当时读了还挺有感触,小宫听后,无所谓地笑笑,继续聊起了他热爱的炒房话题,并为前一段有朋友在北四环淘到了好户型而艳羡不已。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