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含义是什么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汪同三 2009-12-16 11:40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要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中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需要。总体来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经济衰退,世界各大经济体纷纷采取规模和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在这些措施作用下,国际金融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世界经济开始出现逐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迹象。在金融市场方面,全球股市自2009年3月以来出现较为持续的反弹,信贷市场各项风险指标也相继回落到或接近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实体经济方面,房地产市场开始企稳,工业生产出现积极迹象,国际贸易和全球工业生产指数出现回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指标从衰退逐步转变为增长。国际资本开始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回流。随着各国稳定金融和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如果国际金融领域不发生大的意外事件,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好于2009年,国际贸易和投资将呈现恢复性增长,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可能结束衰退,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可能好于发达国家。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首先,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稳固。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地区)政府的强力刺激政策,以及人们从危机中的恐惧状态向理性的逐渐回归。目前,来自政策激励支持和实体经济中库存回调的动力相继减弱。2010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许多困难,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多数经济体信贷规模呈下降趋势或增加微弱,多数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私人消费仍旧疲软,企业投资意愿较弱,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难以形成强势回升。其次,国际金融体系受损对实体经济的制约依然很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产损失严重,去杠杆化和清理坏账过程尚未结束,大多数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处理不良资产和增加资本,信贷紧缩将继续严重制约消费和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在深层次上,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新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还在积聚,不能完全排除再度出现局部性金融动荡以及再度冲击实体经济的可能。再次,发达国家由于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大幅度上升,财政支出、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等方面的风险增大,由此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包袱日益沉重,刺激政策退出面临艰难抉择。各国(地区)政府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和策略选择不同,协调难度很大。如果发达国家政策退出时机和力度把握不当,就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复苏。此外,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和美元汇率震荡可能加剧,多种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我们必须有所防范,争取主动。还需注意,金融危机后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基本上一如既往,人们议论的必要的金融改革极少见诸行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隐患依然存在。可见,2010年世界经济运行存在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必将是一个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只有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抵御国际经济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筑牢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这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增强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贸易出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总量下降。由于主要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大幅下降以及贸易融资的限制,2008年底到2009年初世界贸易以30%—50%的幅度下跌。虽然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世界贸易有所反弹,但预计全年仍将下跌10%以上。据联合国预测,2010年世界贸易有可能增长5%左右,明显低于金融危机前的年均增长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纷纷出笼。特别是有的发达国家在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日益明显地挥舞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对我国正常的外贸出口增加很多阻力。我们除了要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积极争取合法权益,也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主动应对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对外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外需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的形势,只有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为我国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国内生产经营环境,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出口稳定增长。
这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回升内在动力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回升向好并不等于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形势根本好转,经济回升的基础仍较为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新老矛盾和问题。一是今后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效应可能减弱,民间投资意愿仍有待增强,居民消费继续大幅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二是目前宏观经济中还存在许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矛盾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更加凸显,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面临就业压力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农业基础仍不牢固,城乡统筹发展任务十分紧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缺乏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发展方式转变仍然滞后,资源环境约束问题还很突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困难很大;等等。在新的一年中,我们面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面临进一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任务,面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此外,2008年底我们提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原本就是需要执行两年多的计划,诸多按计划开始实施的项目特别是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财政和金融支持。可见,只有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增强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