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我不上天堂 谁上天堂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商人 2009-12-17 10:12
陆新之:这个对企业来讲,或者对行业来讲是非常有价值的。我记得1994年万科的年报,它封面有一句话叫山峦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那个时候是万科10周年,它在深圳的仙湖搞了一个员工大会,大概有四五百人,仙湖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场地,跟亚运村的场地一样。我们大家平时都是去野餐,玩过了就散了,但是那天我记得万科的普通员工把所有草地上的垃圾全部捡掉,那一刻印象很深。今天万科馆做这个事,其实它里面的基因可能是在它的10周年,或者5周年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万科生态上对于自然的努力,也不是突发奇想,不是这两年的事情,是长期的企业共识和企业文化,所以最后才轮到万科来做这样的一个馆。
主持人:说到这点,我就特别想问一下王总,你自己来解读一下万科的DNA,万科的基因,您觉得像刚才陆先生说的吗?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尊重吗?
王石:当然没有像现在说的这么清晰,这么高屋建瓴。1983年我到深圳已经是32岁了,属于而立之年,但是还没立起来。当时有一点是非常非常清晰的,我觉得这个社会大概还是抑制个性,抑制个人的发挥,抑制个人的想象力,那时候这些都叫野心,是作为负面的东西批判的。再一个我觉得,做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组织一个团队,我自己能说了算,我一定不让年轻人再重走我的老路,一定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发挥个性,平等竞争的机会。所谓对人的尊重,其实就是给他公平竞争的机会,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尊重他的隐私,简单来讲就是这三点。
用标准化方式打造标准化住宅
主持人:万科在产品上一直是非常专注住宅的,并且您一直在倡导着新住宅运动,有住宅产业化,也用标准化的方式来打造标准化的住宅,现在试点是在上海,我们想知道大众对于这种形式,他们接受度是怎么样的?
王石:我们先回到这个馆来讲,再说住宅产业化。这个馆讲了5个故事,最后要归结到这5个故事和你公司是什么关系?也就是我们不仅仅尊重自然,还可以向自然学习,如何让我们生活得舒服,又减少能源的消耗。
像白蚁的故事,一提到白蚁,大家想到它是破坏建筑的,但是我们这儿提的白蚁的故事,是把它当成一个可学习的案例。因为我们知道,白蚁盖的窝非常高,在中南美可以盖到30英尺,如果把白蚁的这个高度换算成人的高度,白蚁建的这30英尺就相当于2000公尺,我们现在才建到860米。它为什么盖这么高,实际上完全是要形成一个通风管道。比如说在南美非常热,白天零上四五十度,但是在白蚁窝里由于有通风管道,所以始终保持在22度。它没有消耗石油能源,没有消耗电,完全利用自然高差、温差、风压来形成一个循环。
我们要向白蚁学习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自然,如何利用地热,如何利用建筑通风等合理的系统来节能减材,使人生活得更舒服。实际上在澳大利亚、英国、非洲就看到了这样模仿白蚁建筑的现代建筑,下面是大商场,上面几百套人在居住,就是用白蚁的这套通风原理来建造的,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我们在社会总体能耗当中,最后用于城市的消耗是30%,当然城市建筑本身消耗是有限的,占到8%,主要30%的消耗是什么呢?就是房子建好之后,消费者在这里用房、用水、用电的几十年当中,总消耗是社会消耗最大的。归结到最后,现在万科提倡的住宅产业化,就是改变传统的施工方法,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生产方式来生产,预计到2014年,万科就不会再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完全用现代的这项方法来进行绿色建筑。他意味着什么呢?到2014年,我们预计万科的市场占有率是在4%到5%,如果同行再有5%跟着万科一块儿来做,市场占有率就有10%,它意味着节约用水相当于10个西湖,减少污水排放,节约用电相当于葛洲坝一个月的发电量,最令人兴奋的是减少木材相当于9000公顷森林。这种方法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但是中国现在只有万科一家在用。有人会问,你现在的消费者买不买单呢?消费者现在没有买单,消费者不会说因为你是绿色建筑我就多花钱。
主持人:那您愁不愁?
王石:不愁,因为你有了。
龙永图:我觉得绿色产业应该是非常有前途的产业,因为今后大家倡导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叫美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就是更加节能、更加绿色。因为一个城市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的排放量,如果是在建筑的问题上能够解决相当一大部分,那么这个城市的环境会好得多。
王石:对,这个说得非常好,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过去我们在中国,一般如果要做一件很难的事情,往往很悲壮地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万科现在做的这个事,不但不愁,而且是叫我不上天堂,谁上天堂?
主持人:怎么能让这些消费者买单?
王石:所谓的绿色、环保它不但需要技术也要成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接受,所以你不能说我环保,我成本高了,我就卖高。但是万科400万平方米,我320万平方米还是传统的,这样摊高的80万平方米和320万平方米就平均下来了,增加的成本不是很高,而且万科的利润率可以承受下来。其次,工业发达国家走的这条路,首先是政府买单,比如说新加坡、香港、日本进行住宅产业化,政府是给补贴的,因为大势所趋,所以不但要提倡,而且要引导。再加上做成熟以后,消费者的意识会增加,将来不仅不用贴钱反而会成为一种溢价,我估计应该2011年、2012年,它会成为一个竞争优势。像我们现在已经是后京都协议时代了,今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气侯变暖会议,一定会在碳减排方面对中国有具体要求,将来中国政府也会出台政策。如果政府达不到这个绿色标准,就不符合建筑规范,将来会被淘汰掉。第三,在于消费者的意识。他真正地看到了你做的质量非常好,又环保,为什么不买你的呢?所以可以预计5年之后万科做的这种是一种竞争力,我们的心情就是我不上天堂谁上天堂。
龙永图:刚才一直讲买单的问题,对于绿色产品、低碳产品、绿色建筑,那些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会首先买单,另外我们的中国政府是会买单的。对低碳产品和绿色产品,将来政府要给一定的补贴,这也是国际上的大趋势。此外,国际上正在进行谈判,刚才王先生也讲到了哥本哈根会议,发达国家因为它们过去进行了大量的碳排放,所以可能会作出一些承诺,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些补贴,一些补偿,它们也可以买一部分单。这样的话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我们的政府,再加上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集体为绿色产品买单,低碳产品就会逐渐成为一种有竞争能力的产品。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