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我不上天堂 谁上天堂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商人 2009-12-17 10:12
实际上在像新西兰、澳大利亚这样一些环保意识非常强的国家里,很多老百姓去买同样产品的时候,如果他知道这个是低碳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便这个产品比非低碳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要高,他都会主动去买低碳产品。
所以,我觉得渐渐形成一种风气以后,那些有承受能力的人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他会主动花更高的价格买那些低碳产品,这慢慢会成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一些观念,现在应该逐步向国际上一些通行的观念靠拢,这样我们国家才能成为低碳经济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才能够在全球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受到别人的尊重。
妥协也是一种艺术
主持人:您是阿拉善生态协会现在第二任会长,之前您也提到在做非营利性组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您从事这个行业内心的感受应该很复杂吧?
王石:我们知道中国的30%国土面积是沙漠,而现在困扰北京很大的一个自然灾害就是沙尘暴。实际上沙尘暴就是沙化的一种现象,如何来防止减缓沙漠化,已经成为世界公害的一种非常大的自然灾害。
5年前,我响应北京企业家刘晓光的号召参加了一个叫阿拉善生物多样性的组织,就是讲如何防治沙漠化的。我记得5年前我们发起来时有80多位企业家,到现在是140位,预计今年会发展到200位,并很快在短时间内达到300位、400位、500位,甚至1000位、2000位,成为企业家的一个集体行为。我觉得这是企业家觉醒的一个集体行为,它本身有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渐进到突发、突变的过程。作为中国民间的NGO,政府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5年前成立这个组织的时候,政府是一种不确定的眼光来看这个事情,但短短的5年过去,随着这样的成熟、国际化、开放,政府知道很多社会的事情还需要NGO来做。比如说我们当时成立这个组织,是想叫阿拉善基金,但当时会发现非常难,不可能批。可是去年这个基金批下来了,现在是阿拉善协会,生物多样性协会,这个基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企业家投的这个钱可以在所得税上进行部分减扣。这个政策非同小可,第一,政府不但支持你做,而且鼓励你去做,你这样做了,还可以给政策上的减税,表明政府一个开放的态度,当然企业家就会更积极,更愿意参与。第二,企业家也会算账,我参与你投入这个钱,这是我原来应该缴税的一部分,可以抵扣。所以我刚才讲,预计会有更多企业家加入,它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主持人:万科的字典里好像没有妥协二字,但是在阿拉善这个协会当中,您是不是学会妥协了,并且带领着所有的这些企业家领导着他们一起有原则地妥协?
王石:参加之后经历了一些小故事给我感受非常深刻。一个小故事就是,八十多位企业家,大家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老大,谁管谁、谁听谁的都不服气,所以一个章程在沙漠上讨论到12点,第二天就要成立大会了还没有讨论出来。但是这反而引起了我的兴趣,突然发现这个组织是一个民主的组织,大家都有一票,都是必须要民主程序才能运作下去。当然我这个人,现在到了这个年龄说话好像挺随和的,实际上是很不讲道理,很强硬的。到了阿拉善之后,刚才讲提到刘晓光,我觉得这个人他是政府官员的时候,我就和他打交道,他原来是北京计委的副主任,干事很干脆利落,做企业也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他当会长,我当副会长,突然特别黏糊,这个企业家说他说这个好,按这个办,另外一个企业家说了和他完全相反的意见,他说这个也不错,我们也得考虑,我说怎么换了一个人。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实际上是一个领导艺术,如何把这么多企业家在一块儿往前推进,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妥协。往往你说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强势,你硬把别人压下去,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如何把不同的意见融合在一块,把事情往前推进。现在来讲就知道了,实际上真正你的能力在什么地方,能力如何在一个多元化资源的社会进行整合。我很佩服龙先生,我们这么多年加入WTO的谈判,何尝不是一个妥协的结果?而不是强硬的结果。
龙永图:我欣赏你刚才讲的这段话,确实是肺腑之言。作为一个强势的领导来讲,特别是强势的企业家来讲从来都不太相信妥协这个词,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全球化大家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妥协为什么会变成一种褒义词?因为妥协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你不可能只考虑你的利益。就像我们中国和其他国家打交道,你只考虑你中国利益,是绝对不可能达到一个协议的。所以妥协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主要是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利益已经成了大家共享的一件事情,必须在这个共同利益追求的过程当中采取妥协的做法。所以我觉得在今天我们人与人关系当中,包括在家庭成员之中,实际上也要经常不断地妥协,不断地寻求共赢。
王石:我听你口气好像和老伴有不少妥协。
主持人:龙先生妥协得多吧?
龙永图:你讲得很对,我妥协的更多一点,因为我觉得强硬与否,你最后还得回到自己原地重新做起,还不如一开始就采取一种妥协的做法,好多人都笑了,估计他们在家里面也是这样。
陆新之:现在有一个说法,奥巴马政府可能要利用新能源成为经济发动的驱动器,也有一个说法是在石油能源时代,我们中国的30年是付了巨大的成本为世界买单,而未来低碳经济时代,我们可能要做得更积极、更主动,要提前布局。所以我就想请教王总,像您刚才讲的很好,除了房地产业,除了住宅产业化,在其他的行业还有没有可以在这一方面去做努力的?
王石:关于低碳经济现在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比如说,我们原来想做的阿拉善,只是在那里把农牧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少用水,让他们圈养,让他们提高生产水平,让他们减少对牧场的破坏、保护收缩林。但现在我们知道,仅仅做这些是不够的。我们现在正在策划,一个过去5年保护了20万亩的收缩林,现在我们把20万亩增加到200万亩,这是非常大的,希望将来能把200万亩增加到400万亩。200万亩就必须要通过一些立法来建立保护区了,所以必须通过政府的一些立法,就是刚才你说的要用社会更大的影响,而这方面现在进展的都比较顺利。另外,你200万亩到底保护得好不好,必须要有客观的数字可统计,可评估,因此又引进了中科院寒旱所,引进了林业总局有关方面沙漠化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整个系统的勘测,系统地建立观察网,这样才使可评估往前推进。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