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人物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王石:我不上天堂 谁上天堂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中国商人    2009-12-17 10:12

  脚步慢点,让灵魂跟上去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之前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就是希望富人和低收入人群能同住在一个区域里,您觉得这个想法,如果想实现的话可行性有多大?

  王石:关键要看政府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规划说这个就是贫民窟,这个就是富人区,那就没有办法了。如果政府的规划说,还是要把各种收入阶层的融合在一起,这是可以做到的。

  实际上在工业发达国家这方面都有很好的先例,万科在自己有限的小区内,也在这样规划,当然因为是小区规划所以非常有限。比如说我们两年前在广州万科四季花城,规划了一个叫万会楼,这个楼就是按照广州城中村的居住标准来建的,当然很便宜。这样可以居住两千人,居住的来源就是打工仔、打工妹,高级社区的保安、保洁,去年交付使用到现在,反应效果还不错,我们准备再建第二、第三个。但如果作为一个城市来讲,如何让各个阶层的人混住在一个区,那需要在它推出土地的时候就规划。我们很关注新英格兰的一个老城市叫波士顿,很多富人居住在那里,但是它那里也有很多低收入的人,现在如何改造?不像我们这样,改造就是把低收入人搬走,搬到郊区去,再把这个地方高价卖给富人居住。它那里的搬迁前提条件就是低收入人还要迁回来,而且迁回来必须住在一栋楼里,做得非常成功。

  主持人:龙先生怎么看待这种想法?

  龙永图: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我们现在应该更加重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我就觉得现在做起来比较困难,廉租房可以在一些高档社区,在规划的时候规划出一些,由政府来建设廉租房,用一个比较低廉的价格租给有需要的白领阶层,或者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这个办法也可以部分地解决刚才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关于所谓非常有钱人和一般的工薪阶层能够住在一起,我觉得如果是把富人区和所谓比较贫穷的地区严格地分开,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肯定不是件好事。

  王石:不同收入阶层的人住在一块,怎么处理?本身并不是很难,有几个解决方案我觉得非常棒,我们也在尝试。首先,可以住同一栋楼,但可以不同楼道;第二可以不同楼层,比如富人要居住在这里可以买比较高比较贵的,这样视野比较好、面积比较大,不影响最基本的居住环境;其次,单纯的一栋富人楼和混合住在一块儿价值方面会相对低一些,买楼会比较划算。实际上政府规划的时候就规划这个条件了,发展商发展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我发展这个楼的价,不会像那种纯富人楼,漫天的把地价炒上去,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是政府规划。

  龙永图:政府规划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就是政府要花钱买一部分高档住宅区里面的房子。

  王石:英联邦国家在实际运作当中,在拿这块土地的时候很有限制,比如必须有20%的廉租屋。我们刚才说万科在广州四季花城做的万会楼,就是所谓的在中产阶层的规划小区当中,按照体现社会公民责任做了万会楼,因为它规划里原来没有,盖了之后首先把这些业主惹恼了,这业主说我们就是住你四季花城,我们都是白领,都是有身份的人,我们都是开宝马,最起码也开大众的,怎么你们盖了这么一个楼,要求一定把它隔离起来。没办法,房子卖了权利是他们的,就把这个楼和我们的小区孤零零隔离起来了。但是我们这个楼下面有很多出租的商业物业,出租的收入是补贴给低收入的人,所以下面的很多商场、餐馆非常活跃,这些住在四季花城的白领,他们也觉得那个氛围去吃顿饭不错,但是因为隔着,去很不方便。现在我们就开了两个门,预计下一步铁栏杆是一定会拆掉的,因为他们之间不是一种对立的,你如果把它设计成对立,它就是对立的,你把它设计融合、互相需求的,它就是互相需求的。

  主持人:说到王石这个名字,现在经常被大家和探险、登山这种活动联系在一起,也有些朋友非常好奇,特别想问一下,因为王先生您现在已经登过了珠峰,应该说世界的七大高点您都登过了,而且也去过南北极,下面这条路您还会继续走下去吗?还是见好就收?

  王石:实际上我喜欢探险,更多来讲是喜欢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和个人爱好有关,就像有人喜欢打高尔夫一样,没有很特别。实际上我喜欢的东西很多,比如滑雪、飞滑翔伞,两年前改飞滑翔机、驾帆船、滑赛艇。至于探险会到什么时候见好就收,我觉得生命在,只要两脚能活动它是收不住的,所以我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周桦:我今天见到王总已经时隔两三年了,我的确感觉到他的变化,一些细微的些变化,虽然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其实我是更愿意看到以前的王石先生,两三年前的那个,但是我觉得这个变化在所难免。如果一个企业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面对更多的公众,我想对王总来说,他有那么多的爱好,关注度也很高,他的放弃或者得到,我觉得已超出他的职业范畴,已经不仅仅是房地产这个行业能够去一言以蔽之的。所以我想他个人的感受肯定很多,一个企业家承担的一些社会角色,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思考,应该怎么对待他们。

  陆新之:我1994年认识他,之前听到大量他的故事。80年代大家去香港,可能是买大件,至少是吃顿西餐的时候,王石是在书店买书,买管理的书。过去15年来,我个人看见王石,在阅读、在学习上、在他的提出问题上有很多他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家觉得他喜欢登山、喜欢滑翔,都对,但他其实最爱是阅读,或者通过阅读来学习。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最近在出版自己的新书《徘徊的灵魂》,您取得了这么多成就,为什么还会强调或者一直在徘徊当中呢?

  王石:原来没有徘徊,很坚定地往前走,走着走着你突然发现,就不那么坚定了,这是一个认识过程。换句话,可能你回来,会想更多的东西。从某种角讲是人类的命运,地球的未来,他这样能不能持续下去,实际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命题。而这个命题到底结果怎么样,都不是很清楚,带有相当的可能性、偶然性、甚至荒诞性。这种情况作为一个企业家,掌握了一定资源的企业家,可能去想一些东西比不想好。现在这个社会发展节奏太快,大家为了追求GDP,为了追求物质,匆匆忙忙什么都不想,我们的灵魂跟不上脚步,实际上不是让灵魂快点,而是让脚步慢点,让灵魂跟上去。

  龙永图:也许一个人经历的越多,学习的越多,他本来认为自己已经很了解了,但等你真正经历一些新的事情以后,学到一些新的东西以后,你会发现天外有天,又感到很多事情,又有很多的困惑。所以人的整个生活、生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困惑、困惑、学习、学习又再困惑,最后不断地在追求的过程。

  王石:到最后就不困惑了。

  龙永图:最后都很难说不困惑,因为学无止境,所以人在对自己的目标追求过程中,始终是在一种不断学习和困惑交替中来进行的,我觉得这个也是比较自然的一件进程吧。

  主持人:感谢今天几位嘉宾带给我们的精彩内容,谢谢。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