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豪宅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内地豪客涌港掷千金 投资移民带旺楼市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香港文汇报   2009-12-22 13:31

  2009年本港豪宅楼价平均较去年第四季的谷底大升逾40%,部分独立屋楼价更早已突破1997年的高位。而上升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外来资金。拥有逾20年经验的本港地产界老行尊、置业国际主席蔡涯棉回忆,80年代,香港只有少量东南亚资金来港买商厦及豪宅,如于1987年落成的奔达中心,原本由澳洲奔达集团持有,倒闭后,被印尼背景的力宝集团购入并易名,就是早期外资入市的典型例子。

  由商厦追逐至优质物业

  “后来,日本经济起飞,90年代初日本资金曾一度对香港商厦、豪宅以至工厦大感兴趣,如八百伴主席和田一夫一举购入湾仔会展办公大楼顶层及山顶普乐道7号?丰银行大班屋(天比高前身),锋头一时无俩。”蔡涯棉称,“到了90年代,开始有内地资金渗入,但当时仍以国企为主,购入的也多是中上环及湾仔一带商厦。”

  内地投资移民带旺楼市

  蔡氏指出,由于早年外资投资规模较小,对香港物业市道影响有限,但近年不少内地企业来港上市集资,或欧美日及东南亚资金透过香港作进军内地踏脚石,令投入香港楼市的金额以几何级数跃升。

  更加重要的是,内地百姓日益富裕,不少富豪来港作私人投资,甚至参加投资移民计划做港人,所追逐的物业也从商厦扩展至优质住宅,令香港楼市的本地资金比例逐步萎缩。

  根据入境处资料,光是今年首9个月,经由“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获批申请到港的人数有2358人,投资额逾128亿元,较去年全年还要高出16%。

  本港住宅由上世纪80年代前市民的生活必需品,到90年代变身为本地富豪以及中产追逐炒卖的投资工具。然而,到了今天,香港的豪宅竟然再次变身,成为了海外及内地豪客的“收藏品”及“身份象征”,本地人能够沾手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正如天汇的发展商四叔李兆基所言,豪宅犹如“古玩”、“珠宝玉石”,并无一定价钱,是买楼人士的心头好,“越贵越开心”,豪客“买楼不贵不买,不靓不买,不是名牌不买。就好像女人买手袋,要买几十万元一只的才高兴,几百元的手袋不在眼内。”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