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人物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任志强:央视唱衰房价频错判 害民众失购房良机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新快报    2009-12-23 17:52

 作者为华远地产总裁,央视经济频道一直是我每日必看的节目,后改版为财经频道。从早上七点开始直到晚间的各个栏目,只要有时间我都必看,觉得财经频道中几乎所有对房地产方面的评论都没说对过。

  看看央视《财经》今年的主要观点吧!

  1月重点讨论的是楼市的“拐点”,房价将继续下跌;2月是集合了一群人讨论此时不能买房,认为房价还没有跌到底;3、4月是鼓吹小阳春、暖流过后仍会跌;5、6月份是过度消费已过去,后续消费力量不足,什么“丈母娘的理论”已过时,几代人购房无能力;7、8月是房价已过高要等等看;9、10月份是价升量跌,已不再是“金九银十”了;11月是优惠政策将取消,房价将再次出现“拐点”。总之从头到尾都是让民众不要购房,结果听了央视《财经》意见的人们在持币待购中,让本来还能购买一套住房的银子到年底就只能买一间厕所了。

  央视《财经》在从头到尾的讨论中除了给高房价的豪宅大做广告之外,似乎从来也没有给过消费者一个应出手的信息。当央视评论房价的平均销售价格过高时,拼命在攻击那些奢侈品的典型,如18万元/平方米的汤臣一品,16万元/平方米的盘古四合院(也不先查查这个只卖不租的四合院是否有房产证),却不知道一个最基本的算术题。当平均价中有大量远高于平均价的房子时,则意味着低于平均价的普通住房供应更多,并且价格更低。正是因为高价房拉高了平均价,但扣除这些本来也不是供给主流市场消费者的奢侈型消费住房之后,岂不是只能证明那些主流市场的普通商品房价格更低于平均价吗?如果10平方米的住房平均销售价是2万元/平方米,扣除了18万元/平方米的汤臣一品,则剩下的9平方米平均价就只有2000多元了?平均价只是不同供给结构中的游戏,而并不代表真正的市场,更不代表普通商品房的消费价格。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