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金融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2009年内房股香港IPO盘点:豪吸360亿港元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12-30 09:59

  82%用于买地和项目开发

  排除金隅股份集资18亿港元用于建设经济实用房,其他9家房企342亿港元的融资总额中,82%用于偿还现有项目土地成本、收购额外土地储备以及为现有和未来新项目提供开发资金,11.4%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承兑票据和结构担保贷款,只有6.6%资金用作营运资金等一般用途。

  以龙湖地产为例,其将上市募集所得47%,即33亿港元用于拨付现有项目的未清偿土地成本,上市募集所得48%,即34亿港元用于收购新项目及收购与其成都世纪峰景项目合作伙伴ING和Aetos共同拥有的境外控股公司44.4444%股权,剩下5%用作营运资金。11月19日,龙湖登陆港交所主板。12月3日,龙湖即以1.52亿美元向ING和Aetos收购其共同拥有的境外控股公司44.4444%股权。

  融资规模最小的禹洲地产,募集资金为16.2亿港元。根据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禹洲地产将把上市募集所得28%,即4.5亿港元为4个现有项目有关的土地、建设及其他成本提供资金,把上市募集的70%为潜在新项目提供资金,包括土地收购成本,其余2%则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据招股书所载,上述8只内房股土地储备总量的估计建筑面积约为1.3亿平方米。其中恒大地产以5120万平方米位居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土地储备榜榜首,平均每平方米土地成本为445元。

  前景看淡

  虽然市场有所回暖,但同期间突然增多的同质IPO改变了市场的供需格局,使得新上市内房股屡屡破发。

  据统计,上述内房股上市首日即遭破发的有5只,其中以最早上市的华南城和恒盛地产最为严重,首日收盘价较招股价分别下跌23%和15%。

  华南城和恒盛的破发让后来者只能“忍痛”低价发售,原计划于11月3日上市的明发集团因投资者认购不足,无奈将上市日期延迟到11月13日,招股价也从原来的每股3.03港元到3.79港元,下调至2港元至2.89港元。最后,明发集团以每股2.39港元的近中间价定价,但这并没有改变其首日破发的遭遇。

  而分别原定于11月3日上市的卓越地产和12月18日上市的融创中国均于上市日前发布公告中止上市,理由均为“鉴于目前市场状况及为投资者争取最佳利益”。

  冰火两重天。相对于全部7只小盘内房股统统破发的局面,另外2只大型内房股却颇受投资者欢迎。恒大地产和龙湖地产不仅首日没有破发,反而分别录得34%和13%的涨幅,而且12月29日的收盘价亦较其招股价分别高出18.5%和20%。

  大福证券(行情,资讯,评论)执行董事麦德光向本报记者表示,总体来说投资者对内房股的兴趣仍然浓厚,但市场对待大型和小型内房股出现了分化,小型内房股由于长远发展能力和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导致其不受市场看好。他表示,从长远看来,小型内房股再融资能力较低,并且土地储备规模相对较小,会阻碍长远的发展;而大型内房股有实力投资大块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土地和房价的定价权,其再融资也会受机构欢迎,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另外,同期间大量内房股上市,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导致小型内房股更不被看好。

  麦还表示,内房股上市的最大好处是搭建一个再融资平台,若对银行信贷依赖较大,则公司发展受政策影响也较大。此外,他表示,房地产信托基金和保险资金获批投资房地产会使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