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企业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万顷闲置土地绝版价 地产大鳄借政策东风“淘地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12-31 10:21

  公开招拍挂高企的地价和大量存量、闲置土地再利用压力并存,是目前国内土地市场的敏感现状,对企业而言,一个是压力,一个是机遇。

  “消化存量、盘活闲置土地,仅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很难实现,企业主动参与至关重要。”嘉凯城(000918)(000918.SZ)集团总裁边华才认为。

  12月26日,嘉凯城公告称,公司拟与恒惠贸易签署《南京恒祥置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意向协议》,收购恒祥置业70%的股权,涉及超过9000亩土地的开发。

  边华才透露,目前一手土地竞拍市场价格“太高、风险太大”,嘉凯城将从各地政府解决存量、闲置土地过程中寻觅商机,作为地价泡沫时期企业土储及项目发展的主要策略。他的商业逻辑是:相对于一手市场,二级市场收购、合作开发实际的土地成本,甚至比一手市场的出让底价还要“便宜”。

  国土部最新披露,全国闲置的房地产用地仍有约1万公顷,而据本报记者调查获悉,加上存量,二手市场的土地体量还要再上数个级别,这些已经成为绝版的“底价土地”。但要捕获这样的商机,首先需要具有大型房企的实力和品牌,嘉凯城仅是诸多淘金二手土地市场的众多地产大鳄之一。

  诱人的商业逻辑

  在新江湾城,总能找到上海乃至全国房地产业在疯狂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近日,新江湾城C6开拍,再次“吓呆”了不少人,中建地产以37.2亿元总价、折合楼板价32484元/平方米竞得,再创国内宅地成交楼板价新高。

  这种“地价超越在售房价,进而推升区域房价”的泡沫模式,今年全国各地都在上演。但边华才表示,“我们坚决不拿这样的土地,因此,今年成功借壳上市后,公司也参与了至少三四个地块的竞拍,但没有拿到一块。不是我们没钱,而是最终的价格超出了公司事先严格设定的风险上限,拿不得。”

  在边华才看来,目前一手地块普遍以出让底价2—3倍的价格成交,过大消耗了未来的理论增值空间,加上一些地方土地出让方在确定出让底价的时候,也多少受到当前市场气氛的影响,底价本身就存在过高的问题,再一竞拍翻番,风险成倍增加。

  不争的事实是,今年要在各地公开招拍挂出让中底价拿下住宅用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嘉凯城拟收购的南京“青龙山”项目,则被业内公认为物美价廉。地块位于江宁区湖熟镇青龙山生态公园内,占地9251亩,其中租用地约5000亩,林地约4251亩。

  “我们采取的是合作开发模式,对方拥有优质土地,需要引入实力专业公司共同开发,其出让的价格基数一般低于一手公开出让土地的参考标准,更不会出现一手市场目前底价翻倍出让的情况。”边华才坦言二手市场收购增加土储模式的“经济实惠”。

  易居中国的报告披露,目前上海市场内拿地超过2年未上市或未动工的涉及住宅的土地有330宗之多。

  边华才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嘉凯城旗下核心企业之一的中凯集团,十多年以来,一直将土地二级市场收购、合作开发的模式作为企业新增土储的重要模式,将存量、闲置土地作为巨大的低成本土地“金矿”。

  “二级市场存量、闲置土地的体量巨大,有很大投资运作空间。而新一轮调控中,存量、闲置土地再度成为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也是这个市场的良机。”边华才认为,存量、闲置土地的解决,收回等惩罚措施不是最终目的,消化开发地块形成供应才是最关键的,这就需要政企合作,企业积极配合政府调控,通过收购等方式消化这些土地。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