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人物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王石:我要健康丰盛的人生(图)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时代周报    2010-01-08 14:10

  运动健身的方式那么多,老王为什么偏偏选择高海拔登山?

  这事儿还要从1995年说起。年中的一段时间,王石发现他的左腿时常持续剧痛,即使吃了止痛片,睡觉睡到半夜也还是会被疼醒。到医院照核磁共振、照CT,检查结果显示疼痛是由腰椎上生长的血管瘤压迫神经造成的。当时医生表示,最严重的后果很可能是血管瘤破裂,损坏神经,造成下肢瘫痪。

  那年,王石才44岁。

  生性好强、不服输的王石决定,要赶在可能到来的“下肢瘫痪”之前到心中的圣地去走一走。于是1997年,王石辗转进入西藏,在当地整整呆了一个月。王石后来说,当初去西藏的愿望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尽量赶在命运决定让他以轮椅度日之前,为自己做点什么,不至于将来后悔:“我要趁我还没有瘫痪,做一些将来不会后悔的事情。”也就是这一个月,天天看山爬山的王石渐渐爱上了登山这项运动,以致后来演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其实登山就是为了锻炼我的腿脚,人老先老腿嘛。”

  之后,王石跟随经验丰富的登山向导开始了多年的登山旅途。2002年登顶非洲乞力马扎罗山、2003年登顶文森峰、2004年登顶科修斯科峰……从1999年开始,王石几乎是以一年一次,甚至更惊人的登顶速度竭力完成他的“七大洲最高峰”登顶计划,沉默中以坚韧的意志抵挡着病痛对生命的惊扰。

  高海拔登山,危险满途。对于王石来说,2003年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过程最难忘,一天,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根据王石回忆,成功登顶当天,天气环境并不太好,前一天训练回来只休息了一个小时,凌晨一点半就要开始出发前往顶峰,困难程度可以想见。王石坦言,当时在行进途中并不是没有过放弃的念头,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可是就在即将登顶的节骨眼,王石背着的氧气罐里氧气不足,远在营地的向导命令紧急下撤,王石却硬生生选择了往前突破,登顶成功。

  在顶峰的雪檐上,王石同队友展开国旗,动作缓慢机械,思维迟钝,没有激动的情绪,没有联想,只是有些担心,能否活着回去?

  经历了这样一次又一次身体乃至精神上的历练,王石感受到了登山运动对人生积极意义的所在:在登山过程中,对学习、修养、耐心、意志力各方面的自我挖掘与自我挑战,更能让人了悟人生、体会生活——生命不息的过程中,直面死亡,才懂得珍惜生命。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