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企业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GE中国合资进化论:结盟“最强大国企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1-21 10:28

 

“中国无论是作为一个市场,还是作为制造与研发基地,对于外资企业的战略重要性在不断提升,这解释了GE与国企范围、目标上越来越积极的合作。”丁杰说。
联手权衡
相对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渐兴盛的外资在华独资潮,及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GE更看重的是最强大央企们的市场优势。
据商务部研究院商务信息处的统计,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正急剧增长,从1998年的41.8%上升至2004年的76.4%,远超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的比例,成为外企在华营商的主要模式。从阿尔卡特到西门子通信,再到柯尼卡美能达和达能,外资独资潮主要分布在快消、IT等完全竞争行业,在包括航空制造和能源等领域,空客、壳牌等外资巨头仍对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乐此不疲。
“我很难评价这是否意味着GE采用合资或参股等方式进入的行业,都缺乏竞争或存在相对垄断。换个角度看,那些连合资公司也没有出现的行业,似乎才是真正的垄断行业。”上述GE中国人士谨慎回应,选择与国企建立利益共同体,是否存在客观限制条件。
丁杰认为,这实质上是中国政府不断与包括GE在内的外资企业博弈的结果。“我们参与的一个客户咨询项目,便与高铁相关,因此发现发改委对其所采购设备的国产化比率有相当高的要求,并且对这一底线毫不退让。”
GE的内部人士反问:“还要知道,与铁道部合作的考虑之一,正在于他们是我们的最大客户,不与他们合作还有别的方法吗?”据悉,与沈鼓集团此前建立的合作,也令GE得以分享西气东输管线项目。
另一个疑问,在于与中国国企的联合,是否令GE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市场进行竞标时,承受政治压力。GE也没有正面回应这一查询。“美国高铁的项目持续时间很长,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GE运输系统集团中国区总裁兼CEO Tim Schweikert如是回应竞标美国高铁一事。上述GE中国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与铁道部的这一合作仍非常初期,还没到实施阶段,“还需要磨合”。
“铁道部未来还需要改革,这是肯定的,因为他们需要寻找与GE合作的合适载体,而这一载体肯定会较铁道部更市场化,另一方面,GE在本土市场的强大影响力,也会解决敏感问题。”丁杰说。
GE认为,与国企联手的模式固然可以被模仿,但“我们与众多国企领头羊已经有长期的愉快合作关系,已经度过了磨合期。即使不谈技术能否被复制,有兴趣模仿我们联手国企的其它外资企业或者对手,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中方对象”。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