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传言来袭 A股遭遇“大寒”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1-21 11:29
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姜超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通胀和加息周期关系不大”。例如,2004年的通胀在一季度达到5%以上,但央行仅仅选择了加息一次。两年之后的2006年央行启动加息周期的时候,前一个月CPI指数还在1%左右,远远没有得到恶性通胀的程度。
相比之下,姜超认为,真正触发加息的因素却是“经济过热”,也就是“经济增速达到10%以上”。这一说法可以解释2004年和2006年央行两次加息的不同,同样也印证了2008年第三季度央行降息的举措(当时经济增速掉至10%以下)。
从这一角度来看,市场普遍预期即将出台的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速会超过10%,而这一数据将于21日下午公布,因此央行在本周末针对新公布的经济数据采取加息将成为可能。
即便保守来看,在接下来的今年第一季度,如果GDP增速依然保持在10%以上,那么政府在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过热选择加息的概率大增,这明显有悖于市场此前关于央行加息出现在第二季度的预期。
后市震荡观望
进入2010年的10个多交易日内,决策层频繁推出的政策成为左右市场走势的重要力量。这其中包括今年元旦开始起征个人转让限售股所得20%的所得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迅速获批和央行提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等。
在这一背景下,虽然1月份前两周沪深两市成交量较12月份明显放大,但沪深两大指数却一改去年12月下旬单边上涨而出现震荡走势。
来自渤海证券的基金仓位监测周报显示,从去年12月份最后一周开始,基金仓位已经连续三周持续下降,基金总体仓位从之前的83.72%下降至79.42%。
根据其测算结果,虽然上周上证指数略涨0.88%,但包括易方达、嘉实、华夏和南方等几家基金公司均进行减仓操作,而前两家基金公司总体仓位下降至80%以下。
而另一家券商浙商证券测算的结果显示,截至1月15日,包括交银、中邮、泰信等基金公司的仓位较高,平均达到88%以上;而东方、海富通和兴业基金的仓位则较低。
基金的谨慎操作体现了在市场处于政策干扰较多背景下的观望态势。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经理对记者表示,近期后续政策还包括无法预料的是否加息、信贷额度和节奏的控制、房地产政策在地方政府的落实和税收方面的政策调节。
其中,关于税收调节,近期有券商在给核心客户的短信中提及对于法人投资者的交易印花税可能被恢复双边征收。不过这一传闻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
光大保德信的观点则认为,鉴于货币政策已经明确转向,“市场可能还是以震荡为主基调”,而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调整节奏,“预计将遵从‘边走边看’的方法”。
在这一背景之下,主题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