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鸣:写字楼前景堪忧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北京写字楼信息网 2010-03-23 09:27
在这轮国家金融海啸造成全球经济滑坡的形势下,在中国楼市持续低迷一年之际的08年底,然而09年的楼市回暖使得住宅地产市场春意盎然。但即使这样商业地产还是非常低迷,特别是写字楼。
危机之下,几乎没有一个行业能够摆脱经济下滑带来的灾难,只是影响有多深而已。
无可否认商业地产,这里主要指办公楼市场,对于经济形势变坏敏感度极强。从国内的一线大城市北京、上海等来看,表现尤为明显。办公楼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国际国内外经济滑坡,高端办公楼市场的租赁行情普遍看跌。
外部环境的恶化,特别是美国金融市场崩盘拖累了全球金融机构的发展,这将对上海写字楼市场特别是浦东的写字楼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众所周知浦东写字楼的最大用户就是中外金融机构。所以业主们更加愿意提供优惠的续租条件以留住现有的主要租户,并确保到期的物业有下家接手。
以往,上海的甲级写字楼市场一直是非常坚挺的,但目前办公楼租金持续下跌,空租率也持续下滑。来自世邦魏理仕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上海办公楼平均租金报价为每天每平方米7.05元,环比下跌4.6%。而今年上半年,上海办公楼平均租金报价已下跌11.0%。今年下半年上海将有63万平方米的办公物业上市,从而使今年的全年供应量达到88万平方米,为2004-2008年五年间平均供应量的1.5倍。
由于受外围经济的影响,北京、上海等地的在写字楼市场,国际性大公司也不得不缩小对09-10年办公楼的开支预算,对未来的租赁面积明显减小。许多公司不得不搁置写字楼扩张计划,租户将倾向于暂缓实施长期计划而偏重短期内财务节约,一些中小型公司突然之间倒闭现象也不为少见,造成业主措手不及。行业中咨询经纪类公司、金融投行类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外贸出口公司变现尤为明显。不少公司在撤离CBD区域以减少商务租赁成本,这对非CBD区域的写字楼无疑是利好,但这类地区租金也难以提升。
写字楼市场目前是在困难期,主要还是外围经济低迷与国内实体经济还没有复苏,但对于写字楼市场的未来的展望,我们应该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来看待整个写字楼市场。
在九十年代初、中期,在房地产开发前期阶段,上海的许多重要商圈都被香港及境外的地产商所拥有,在南京西路、淮海路、外滩商圈、陆家嘴金融圈等等。港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与驾轻就熟的商业运筹经验,在上海这种不可复制的铂金地段,先入为主拿下地块,然后通过几年的运作,一座座商业、写字楼、宾馆拔地而起,如香港广场、金钟广场、时代广场、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嘉里中心等。然而在当时业内国人的眼里,认为这些外资不会快速赚钱,前期投资大,回报慢,资金占用周期长。而且在整个九十年代里,商业、写字楼物业并不是香饽饽,出租率很低,甚至被套牢。
回过头来,再从现在的时点看这些商业地产,业内无不为止感叹,它们占据了上海黄金商圈的战略要地,其丰厚、稳定的收益是后人追至莫及。与此同时,在九十年代与本世纪初,国内地产商凭借自己的人脉与土地资源优势,迅速在住宅地产领域快速扩张,完成了原始积累,从几百万至几千万的初始资金,一跃变为亿万乃至上百亿富商,一个个地产神话就此诞生。
其理由是,其一,出售型办公楼在04年--07年这段住宅楼市疯涨时期,涨幅明显滞后。要不是今年的国际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波影响的话,办公楼市场无论是售价与租赁价格还是明显看涨的。
其二,在国内开发商受市场低迷、资金链紧张,对于未来经济比较悲观之时。境外投资者还是比较看好亚洲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境外机构正虎视眈眈,积极备战,准备资金从而来抄中国楼市的大底。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亚洲仍是相对更受企业青睐的地区,众多企业仍计划在该地区进行扩张,不过扩张步伐有所放缓。
其三,从战略地位来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上海未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一旦确定,随着国际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商业地产的增值空间更为显现。特别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国际资本无不虎视眈眈,抢滩重镇无疑是这些国际资本的最大愿望。
其四,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持有商业地产能够使企业进一步持续发展。许多大型房地产企业都盼望上市,那么持有商业地产就使企业经营处于一种稳定的投资回报状态中,现金流不会大起大落,企业财务报表所显现的是一种稳健态势。从近几年一些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的表现来看,公众投资者对房地产企业评判标准要么大量持有土地,要么看该企业是否持有商业不动产,如商铺商场,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宾馆酒店等经营性物业。
其五,使企业资产更有质量。持有整栋写字楼,企业不需缴纳高昂的税收,资产的含金量更高。商用物业通过良好的出租与经营,每年拥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又可以及时兑现现金流。企业通过资产评估,向银行融资商用物业经营性贷款,既可以扩大再生产,有不失资产其保值、增值。所以持有优质的商业物业不失为一种经营良策。
经济有它的自身规律,一旦萧条与萎缩了,就像病人一样并不是一剂良药就能迅速治好的。要想在短期内迅速扭转当前商业地产低迷的局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了振兴商业地产信心,建议管理层在刺激住宅市场的同时,也同样要照顾商业地产低迷的现状。
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当今整个经济低迷,在政策上可以作出调整,建议取消限外令,让外资无论是机构还是自然人,可以投资商业地产及高档公寓;在交易环节上大力降低商业地产的交易税及各类行政收费,以提高二手商业物业的流通性,增加投资者对一手商业物业投资的积极性。
总之,中国的房地产发展的将来,总会像西方国家一样会趋于饱和,房地产企业必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持有商业物业在短期来看,投资汇报率不显眼,但通过一段中长周期的持有,从它的增值率与区域的不可再生来看,回报率是不可估量的。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