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债权融资版图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观点地产网 2010-04-12 16:35
碧桂园对未来2013-2015年的市场及销售比较谨慎,预期判断显然比较不乐观。
陈耕认为,2011年碧桂园也有需要偿还的债务,即当年与美林签下的合约,但显然碧桂园今年的现金流是足以支撑的,因此碧桂园没有选择调整这笔债务。
但另一方面,碧桂园对未来2013-2015年的市场及销售比较谨慎,预期判断显然比较不乐观。如果中央政府今年宏观调控的影响力在未来几年逐渐显现的话,那么企业在未来的现金状况的确值得担忧。
产品定位导致高息
当然,除了碧桂园欲赎回的这笔债务之外,2009年,还曾经发行了一笔高息债。
2009年9月3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将发行价值3亿美元的高息债券(约合20.49亿元人民币)。据公告透露,此笔高息债券为五年期,2014年9月10日到期;票面利率为11.75%。
碧桂园称,所筹资金将用作偿还中信嘉华银行3500万美元贷款,并为现有及新地产项目融资。
但彼时地产分析师和金融界人士对碧桂园该次发行的债券同样不看好。在碧桂园发债消息传出后,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先后就此发表评级报告,穆迪维持了碧桂园的负面评级,标普甚至下调了碧桂园评级。
事实上,碧桂园发行的债券利息之高,已超过以往其他房企的债券。2009年,曾经因高息债深陷危机的绿城债务的利息也不过9%。
在时隔近半年之后,陈耕对碧桂园的高息债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其表示,这主要取决于碧桂园自己的发展策略和产品定位。
陈耕解释,绿城与合生过去都发过高息债,但这两家企业的产品定位中上,销售人群也是中高端人群,而碧桂园产品定位为中下等级,销售人群也是中低端人群,这部分产品价格弹性小,一旦房价未来持续上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会下滑。因此,碧桂园的销售可能收到影响,但绿城合生的购买者则不同。
“因为国外投资者对公司认可程度不同,碧桂园支付更高利息吸引机构投资者,也无可厚非。”陈耕表示。
2009年,碧桂园全年业绩显示,于2009年超额完成全年190亿元合同销售目标,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32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47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32%及40%。而2010年碧桂园的销售目标是300亿元。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