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中冒出18万多债务 一家8人卷入房产遗产官司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房地产时报 2005-12-05 13:17
为一套房屋遗产分配,一大家庭中由7人组成的原告对一人打起了官司。死者身后有着两份遗嘱,留下的房产未经共有人同意擅自变卖,且又低价售出,遗产中竟又多了18.5 万元债务……种种蹊跷和纷争使得原本简单的后事处理变得头绪纷繁。
齐某留下两份遗嘱2001 年4月:齐某与浦某结婚后,花了50.7 万元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房屋。两年后齐某患病住进了医院,在生命垂危时刻,先后写下两份遗嘱。第一份遗嘱称:因病已耗尽积蓄,唯有一处房屋,折合80万元,扣除银行贷款27万元,剩余53万元中22万元给儿子,另31万元归妻子。如房价涨到80万元以上的部分也归妻子所有。该份遗嘱给了妻子,齐某又请大弟手抄一份,自己签名。
当日下午,齐某经考虑后,亲笔写了第二份遗嘱,除了给妻子的数额不变外,对22万元作了重新安排:给儿子办婚事10万元,父母4万元,二妹3万元,三弟2.5万元,四妹5000 元,五弟2万元。
7名原告打一人官司齐某病故后,他的父母及弟妹多次向浦某提出处理继承房产问题,但浦某一直借故推脱。无奈之下,去年6月,齐某的父母及弟妹、儿子共7人经商量决定委托律师起诉浦某,要求公平解决房产遗留问题。
不料,律师在调查中发现,浦某已于4个月前将该套房屋以51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他人,平均单价仅为3043 元/平方米,大大低于正常市场价格。7名原告认为,被告浦某恶意低价出售房屋给他人,并隐瞒出售情况,严重损害原告的继承人权利,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被告支付给7名原告22万元的继承款。
18.5 万元债务起争议法庭审理中,被告浦某辩称:为齐某治病,她曾向两名朋友共借款18.5 万元,且都有人证物证。她认为,18.5 万元的借款应认定为债务,并从遗产中先行扣除。
庭审中,浦某提交了医药费单据总计18.5 万元,被告方两名证人分别出庭作证,但他们在陈述借款经过时,均称现场只有3人,分别为齐某夫妇和证人本人。经原告律师和法庭询问,两名证人及被告浦某均不能以其他证据证明证人出借款项的来源,及收到还款后款项的去处和用途,故法院对被告提出18.5 万元债务的主张不予支持。
审理中,原告虽对出售房价提出疑义,但尊重齐某遗愿,对超出部分不再主张权利,认定遗产数额为80万元售房款,扣除银行贷款和一半的夫妻共同财产,尚余26.5 万元为齐某遗产,法院判令被告支付7名原告22万元继承款。被告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维持原判。
律师观点
上海市捷华律师事务所张吉力律师认为,本案涉及到两份遗嘱,但第一份遗嘱属于代书遗嘱,由于没有两名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见证,属无效遗嘱。第二份遗嘱是被继承人齐某本人书写的自书遗嘱,符合法律规定,是有效遗嘱。
本案中,当齐某死后房屋所有权中的一半即属于齐某的权利已经成为遗产,7名原告与被告同时成为继承人,也是房屋所有权的共有人。如被告要出售房屋,应通知7名原告,7名原告也享有优先购买权。本案中18.5 万元债务是原、被告之间纠纷的焦点,经辩论、分析和审理,最终还了事件的本来面目,最后法院作出了公正判决。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