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意园区发展热 贡献值不足创意产业1/10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 2011-11-28 13:09
沪上创意园区在数量、规模激增的同时,人气和知名度却没有相应提升,“造园圈地”现象被广为诟病。1933老场坊、现代戏剧谷、800艺术区、徐汇软件基地……据统计,上海目前有授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近80家,加上未授牌的达到300多家。
为什么一边造园热,一边却是大部分园区火不起来?遍地开花的园区究竟面临怎样的发展瓶颈?日前,市人大代表虹口调研组深入一些文化创意园区进行调研,并形成《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瓶颈及对策的调研报告》,为创意园区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同质化明显,缺乏个性化培育
截至2010年底,全市经四批授牌的园区共有77家,分别散落在“一轴(延安高架)、两河(黄浦江、苏州河)”区域。这还不包括本市200多家未被授牌的园区。据对77家园区的数据统计,园区总占地面积240.78万平方米,其中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的38家。
看起来风生水起的创意园区实则“虚火”不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贡献的产值不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原因何在?一些公认成功的创意产业园区往往都有两个特点:规模化和主题化。调研发现,主题化的园区以偏于艺术的园区表现为佳,而这类园区仅占总量的8%—10%。其余大多数园区特征不明显。参与调研的代表指出,园区建设一哄而上,简单复制“招商引资”,直接导致创意产业园区同质化倾向。
因为一些园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租金开始打价格战,空置率也居高不下。调研发现,目前一些创意产业园区都有高空置率问题,还有些园区在竞争中业态、功能异化,名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际上却没有文化内涵,很难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记者采访发现,部分高空置率的园区已经“饥不择食”,只要企业肯交租金,不设准入门槛,还美其名曰“泛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强,原创力不足
“上海文化消费能力很强,但是缺少文化原创力,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应进一步加强。”一位入驻沪上某园区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不少调研对象反映,相较于其他地区如江浙、广东等,上海本地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并不具有优势。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本地的文化创意资源不断流失,上海仍然停留在为文化产品“埋单”的终端市场。
“有人把上海比喻为一个‘码头’,别的地方生产出了个新产品到上海来‘走码头’,秀一秀,看看反响如何,如果反响好,再放到别的城市去。”调研小组召集人之一、市人大代表李邦俊指出,这样一来,上海缺少自己的文化产品,具有原创力的“本地货”匮乏。代表们认为,这种不平衡对于上海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建议政府加大对文创园区发展的政策引领、扶持力度,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园区和园区企业提供更多优惠。
园区不能满足于当“房东”
“要转变粗放、跟风、逐利式的园区发展方式,防止出现‘造园圈地’倾向。”代表这样呼吁。
相较文化创意园区的硬件软件,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对软件的思考上。代表们认为,园区营运商应该思考,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园区如何从园区经营者到区域产业的撬动者,从二房东转变为服务集成商。“如果仅仅是对园区里的企业收租金,那园区的角色永远只是一个房东,对园区内企业的培育也使不上劲。”调研中不少园区也提出建议:如果政府能够给予园区资金支持,让园区对一些“好苗子”企业免租金甚至注资,那么园区与企业的利益就捆绑在一起,从房东变成股东,服务起来更有积极性。
“经营不善的园区应该“摘牌”。”代表们建议,研究制定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开展评优活动,对优秀园区给予名誉和资金上的奖励,对管理经营不善的园区则予以摘牌。代表们还建议研究制定鼓励各园区与城市创办各类大型活动对接的办法,打造和提升创意产业园区的品牌。
代表指出,目前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探讨和挪用,缺少既有权威性、又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本土研究和理论总结。“这就导致一方面大张旗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方面却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概念认知甚少,经常被模糊套用。”代表建议,要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