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焦点 > 文章详情 搜新闻:

号称“捂盘“实为无人买 沪上215个项目1年成交低于5套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2013-10-10 10:46

一直以来,“捂盘”都被视为房地产行业内一种营销手段。然而,在市场中实际上存在着一大批以“捂盘”为幌子的卖不掉楼盘。日前,东方早报联合业内针对上海在售楼盘进行了整体盘点,发现在近一年内成交量低于10套的项目就达到281个之多,刨去其中原本就去化缓慢的地标类豪宅和惜售类尾盘项目,仍有近百个在售项目长时期处于滞销状态,业内人士指出,产品定位偏差、周边高品质项目云集、价格虚高是迫使项目滞销的三大因素。

滞销楼盘超过两百个

一直以来,“捂盘”都被视为房地产行业内较为有效的营销手段。通过惜售、延长开发进度、谎称项目售罄等方式坐等房价抬高,也是地产商看好项目未来前景的一种极端方式。然而,并非所有楼盘都有如此光鲜的外表,“捂盘”很多时候是为卖不掉的楼盘做幌子。

对沪上在售楼盘进行了全面调查,统计显示,2012年9月11日到2013年9月10日一年内,上海在售楼盘数量为812个,其中成交套数低于10套的楼盘数量达到281个,而一年内成交套数低于5套的项目就达到215个。

业内告诉记者,一年内成交套数低于10套的项目就可以将其定义为市场活跃度极低的楼盘,即便排除其中的因高总价,原本就长期处于销售缓慢状态下的顶级豪宅产品,目前沪上仍存在超过200个长时间成交低迷的楼盘。

全国房地产商会理事李骁向记者介绍,其实,在非特殊情况下,一个楼盘在入市后短期内完成30%去化是正常的,毕竟房子作为不动产本来就有着很高的保值、增值性,并非“卖菜”,而50%的去化程度则是一个楼盘的“生死线”。

“一旦超过50%的标准就意味着其项目的建安、资金、人工等一系列成本得到回笼,余下房源的销售则属于盈利部分,地产商的心态会发生改变,会按照公司需求适当调整销售进度。但如果一个房产项目一年内成交数量不超过10套,则已经足够说明其销售的困难程度,尤其对于项目供应量达到数百套房源的楼盘而言,即便将标准放宽至20-30套也同样表明该项目属于成交低迷的楼盘。”李骁解释道。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
新闻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