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对房屋享有权利 结婚时间至关重要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房地产时报 2006-01-18 13:06
儿子身故,婆婆未经儿媳同意将房屋转让给了其他子女,就此引发一场家庭房屋权归属争议。法院审理中发现,对于儿子与儿媳的结婚登记日期,民政部门先后出具了三份不同的证明,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结婚时间,直接关系到儿媳对于系争房屋是否享有权利。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离奇案件作出了终审判决,通过儿媳的户口迁移时间确定了真实的结婚登记日期,从而认定儿媳对系争房屋享有共有权,婆婆擅自转让房屋的协议无效。
析产前房已转让
钱女士的丈夫于1992 年病故,家里两上两下的楼房及三间小屋一直未予分割。2004 年2月27日,钱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婆婆金女士等析产,分割上述房屋。该案审理期间,金女士拿出了其已将系争房屋于2002 年3月出售给其他子女的《出售农村旧房屋协议书》。钱女士认为,上述出售协议未经其本人同意,侵犯了其作为房屋共有人的合法权益,故起诉要求确认该出售协议无效。原审法院判决支持了钱女士的诉讼请求。在上诉中,双方当事人围绕着钱女士和丈夫的结婚登记时间产生了争议。
结婚登记日期竟有3个
婆婆金女士认为系争房屋是由自己和丈夫于1984 年出资建造的,建房时钱女士和儿子尚未登记结婚,因此,钱女士对该房没有任何权利。其转让该房无需征得钱女士的同意,出售协议合法有效。由于民政部门对钱女士结婚登记日期出具了三份证明,分别为1985 年5月28日、1984 年5月28日和1983 年2月28日。结婚日期扑朔迷离,难以确认。
对此,钱女士则辩称,系争房屋是在婚后与丈夫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出资建造的。关于三份不同时间的证明,是因为自己结婚证遗失,后到民政部门开具婚姻关系证明时,由于一时难以确定确切结婚时间,加上家庭生活存在诸多不幸,才会如此。真实的结婚登记时间应为1983 年2月28日。
据户口迁移日推定登婚日
案件审理中,派出所出具证明,钱女士的户口于1984 年2月22日迁至丈夫家中。钱女士家庭户口登记表中也注明其销户日期为1984 年2月22日,原因是婚姻。而婆家的户口登记簿也注明钱女士的户口于该日移入。因此推定钱女士与丈夫的结婚登记日为1983 年2月28日。
办案手记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钱女士是否对系争房屋享有权利,而查实钱女士与丈夫的结婚时间对此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纵观本案的证据,钱女士的户口在1984 年2月22日因婚姻迁入丈夫家庭的事实,可以认定钱女士应当在户口迁移之前已经结婚,故对1984 年5月28日和1985 年5月28日的结婚登记日期予以排除,确认钱女士与丈夫的结婚登记日为1983 年2月28日。因此,讼争房屋系在钱女士与丈夫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公婆共同建造的,应当认定钱女士对该房享有相应的权利。婆婆金女士未经钱女士同意,擅自将房屋出售给其他子女,侵犯了钱女士作为共有人的合法权益。系争《出售农村旧房屋协议书》应当认定为无效。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