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为民:沪现行买卖房屋最佳策略
http://www.haozhai.cn 文章来源: 转载 2006-03-01 17:09
自2005年3月26日“新国八条”(《 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告》)出台,楼市景气由抗拒、观望,到失守、挫跌至今,已历经十个月以上的买气与价位的双低潮。展望短期可预见的未来(上半年),一方面,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推动房地产成本不断累加;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心理强烈,迫使中央调控房价的决心不敢懈怠!就在这种正反两极态势微妙的僵持与对峙之状况下,使得买卖双方均对楼市后势充满期待;买方“持币待购”,坐等谷底出现,以便逢低抢进、捡便宜货,卖方则“持屋待售”,枯等价位走出低谷,以便逢高售出、获利了结;双方立场互异、各有坚持,毫无交集可言,以致市场冷清、成交困难,于是楼市可强烈感受:想买的,买不到“屋超所值”的好房子,想卖房子的,也卖不到合适的好价钱之市场氛围。
然而无论如何,市场仍在运行,“明天的太阳照常打东边升起”,兹将我认为,现况下最佳的房屋买卖策略陈述于后,谨供目前想买或想卖房子的消费者作为参考。
我想买房子──
面对通货膨胀这个「吃钱于无形」的怪兽,买房子除了可以满足自住需求外,仍不失为较可行的保值之道;鉴于目前房市景气仍处于低迷阶段,加之政策利空 (开征物业税、交易所得税,加息……)如影随形,使购屋更具深不可测之风险;因此现况下选购房子应首重抗跌性,而非短期增值可能,投资性产品( 如:办公、商场、商铺、酒店式服务公寓),除非开发商信誉卓著及其地段、环境、产品绝佳,否则最好不要介入;而自住型产品应对周遭环境、交通便利性、购物方便性、学区良莠作深入评估,乃至建筑物外观是否有违章 (铁窗、招牌 …)?安全管理是否确实?亦应充分列入考评;当然房屋本身的内在条件( 保养状况、座向、管路通畅度…..),也必须仔细查核;这些都是自住型的购屋人所在乎的,将来一但要换屋转卖,也比较容易脱手。至于杀价之前的准备动作,则应对附近成交行情及楼盘动向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否则胡乱砍价不但自暴其短,更可能成为被对方宰杀的猎物(因为知道你不懂,所以更好“唬弄”)!
我想卖房子──
值此敏感时机欲出售房屋,首先必须作好心理准备,体认目前景气困顿之现实,昨日美好荣景已遥不可及,赚赔不在一时,来日方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否则难免因买卖双方对价位认知差距太大,而无法成交;紧接着便是掌握自己房屋之利多条件,如:搜集交通建设、公园绿地、轨道交通 ….等公共设施将在附近兴建的简报,注意施工进度,及地区商圈的可能变化 (如:百货公司、戏院、大卖场的设立…) ;也要努力寻找并加以彰显房屋的隐性优势,如:边间、一梯少户、楼层恰当(10层以上空气悬浮粒子聚集,不见得好)、景观佳、低噪音、净高足、储藏空间巧妙……等;至于房屋内部的装潢改善(如:油漆、壁橱、地砖、天花板、壁纸 …),则最好在计划出售的三个月前,先行动工完成,以免让有心的购屋者产生「错觉」,认为您是故意以装潢遮挡某些缺失,或纯粹是为了增加售价、卖相而进行的表面工程,并非居家原样;之所以要这么做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有意买方一但有上述那样的感受,则“这些装修都是一时、非耐久性,不能计入售价内,迁入后必须重新来过"的认知,便油然而生,如此对卖方不利。此外,对于同区内售屋的信息更应密切注意,除探询开价 (表价 ),亦须设法深入了解成交价,以利自己与有意购买者之间的议价谈判,更容易促成。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景气状态下,无论买屋卖屋,均是件颇费周章而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牢记并贯彻以下基本原则,应有利于交易。
买屋方面:
一. 抗跌性之考虑优于增值性
二. 投资性产品现阶段不宜介入 (除非信誉卓著)
三. 房屋之内外在条件严格考核
四. 充分了解区域市场行情
卖屋方面:
一. 搜集能抬高房屋身价的简报数据
二. 留意房屋方圆 5公里内,公共设施及私人大型设施的兴建及进度
三. 装潢房屋应至少提前 3个月进行
四. 确实掌握同区售屋的行情与成交价
- 【 打印 】 【 关闭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需免费更正、修改或补充信息,请联系我们: shanghai@haozhai.cn
豪宅之家网站热线服务电话: 021-5820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