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万达 下一个IPO大佬
这一轮地产企业扎堆上市的景象,俨然是一场地产界的金融盛会。而众多还排在IPO门外的地产商中,谁会引领下一轮的上市高潮呢?大连万达集团显然集中了更多的期待。 软肋 “万达的租金回报率是比较低的。4年前,万达准备做商业地产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时,当时评估出来的租金回报率只有百分之二点几,不到3%。”一位参与万达REITs前期准备工作的知情人士对本报表示,后来万达REITs没有走下去,租金回报率过低是一个主要原因。 万达的资本之路早已起步。2005年初,万达最初的设想是赴港上市,不过,这一计划很快就被REITs所替代。当时万达和麦格理银行合作,计划在香港发行REITs来融资。麦格理银行出资持有9家万达商业广场28%的股权,这9家商业广场,正是当时万达RE-ITs上市的主要资产。然而,想成为首只内地REITs的计划最后却“破产”了。 2006年7月,国家部委...
-
最小开发商诞生记
11月9日,李家喜拿到了国有土地使用证。 在拍下武汉市一块2.85亩的住宅用地之后,李家喜,这个武汉市一个偏远乡镇的“小人物”,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现在,他已经办好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接下来要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现在已经把平面布局图送到规划局去了,还在等。”李家喜说。 “规划院做一个平面布局图,明明政务公开牌上标明的价格是600元/亩,但是他们告诉我要交6000元。我这块地还不到3亩,怎么要6000元呢?他们告诉我,6000元是起价,以前他们从来没有低于这个价格。”李家喜说。 为了这个超小地块,李家喜和之前所有的环节一样,需要较劲和变通。 土地渊源 李家喜,农民出身,曾参军入伍,后伤残退伍回家。拍得该地块后,他成为该乡镇唯一的一位“正牌”开发商。 2.85亩的国有住宅用地,是李家喜的房地产公司全部的土地储备,这块土地成就了他国内最小房地产...
-
开发商赚钱全社会承担后患 潘石屹散售模式神话终结
乍看之下,潘石屹的朝阳门项目有些骇人,一群面无表情的人正在用各种姿势翻越并不高的项目围墙。仔细一看,原来都是模型人,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也许在开这个小玩笑时老潘是这样想的:繁华热闹的商业区看似高不可攀,其实分享它的繁荣只需要跨过“低低的门槛”。至少在被分割成很多小单位出售的SOHO中国项目,投资者持有其中一间的资金不算太多。 对“善于”聚少成多的老潘来说,其一直坚持的商业物业散售模式令其成为中国最有钱的开发商之一。这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新近爆发的建外SOHO“停电门”事件,却暴露了这个商业模式的弊端:这些散售出去的物业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难度,很难逃脱管理混乱、档次下降的命运。尽管老潘已经决定自建物业公司,打算接收旗下楼盘统一管理,但能否扭转乾坤目前还很难说。 实际上,一路与SOHO中国携手走过10年的北京CBD管委会已经与这位老朋友保持距离,新近东扩3平方公里的北...
-
上海城开收购中新地产股权进行时 中新表态模糊
有消息表明,一度对中新地产(00563.HK)失去兴趣的上海城开,近日再次与该公司接洽收购部分股权事宜。如进展顺利,中新地产很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复牌。 针对上述收购传言,上海城开总经理倪建达对CBN记者予以确认,表示工作正在进展当中。至于收购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中新地产何时复牌,倪建达并未给出明确答案,仅表示一切要看香港联交所披露。 但中新地产董事长刘义对此表态含糊:“目前有很多公司来公司谈,也有一些是要求重组的,但还没有实质性进展。”由于现在房地产市场很好,自己并不愿意将公司拱手让人,当下的首要任务还是争取早日复牌。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正是中新地产原董事长郦松校向上海城开借的10多亿元的个人借款,导致了今天的收购案。刘义表示,由于是个人借款,并不清楚究竟规模有多大。 对于收购的原因以及细节,倪建达表示,按照联交所的规定,目前还不方便披露。 ...
-
上实发展抛售商业地产 “深耕”住宅开发
在昨天举行审议有关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亿股议案的上实发展(600748)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陆申强调,上实发展正在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而聚焦于住宅地产开发,同时将抓住时机继续扩大后续资源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自去年3月实施了向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发行股份并分别购买重大资产,以及今年6月又从控股股东手头收购了地处上海青浦风景区的优质资源后,上实发展的地产项目和土地储备大幅增加。但在项目和资源实力骤增的同时,该公司资金压力也不断加大。为此,上实发展一手实施存量资产盘整以套现资金,另一手便是启动此番定向增发来密集资金。据介绍,上实发展此番拟以不低于14.43 元/股的增发价募资约42亿元,用于包括青岛国际啤酒城、上实朱家角特色居住区、湖州上实假日酒店和湖州上实湖峻花园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据现场提供给股东审议的会议资料显示,上述四个项目房地产项目中,前两个已分别于今年7月和9月开工,后两...
-
百联进军浦东第一大商业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近日百联集团与上海陆家嘴(600663)集团举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这意味着两大集团在浦东第一大商业项目——世纪大都会的合作正式落实。 据悉,世纪大都会项目位于陆家嘴“地王”的竹园商贸区的2-3、2-4地块,总投资规模近120亿元。其中,2-3地块由百联集团与上海陆家嘴集团共同投资约60亿元,其中办公部分主要由陆家嘴集团负责开发,百联集团将负责商业中心,另一半则由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负责开发。 百联集团董事长马新生认为,百联与陆家嘴两大集团的合作,充分体现了双方在商业经营与商业房地产开发上的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在商业项目方面,百联集团已经不再局限于上海或者是长三角区域。据悉,百联在重庆投资的大型购物中心将在近日开业,这被百联集团内部视为打开西部市场的关键一步。
-
万达超额完成百亿购地预算 上市继续冲刺
今年7月,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到购地的资金预算时说“今年何止100亿!”,如今,王健林不仅兑现了“承诺”,还“超额”完成任务。 11月21日,王健林再次来到上海,宣布万达在上海开发的第三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江桥万达广场动工。今年,王健林跑上海的次数很可能是他至今最多的年份。 王健林曾告诉本报,今年内,包括开业、在建项目,万达将在上海落实5个商业广场项目。这一次,王健林在继世博会后另一个城市发展核心“大虹桥”投入巨资,江桥万达广场是目前万达在上海最大的项目,总投资达到40亿元。 现在万达正处在国内A股上市的相对关键时期,今年万达不管是在新增土储还是新开工、开盘项目各方面,都开足了马力。 掘金上海“大虹桥” 今年,万达在上海的第二个项目——周浦万达广场,颇让业内同行眼红:项目入市销售恰逢“大浦东”概念对南汇楼市推波助澜,项...
-
上海欢乐谷20亿PK迪士尼 华侨城整体上市
当人们还在争论“米老鼠”迪士尼落沪之后将给中美两方带来何种影响时,它的中国同行——华侨城终于实现了其整体上市的计划。 这家曾被国资委要求牵头整合房地产资源的央企在经过两年准备后,整体上市方案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11月11日,华侨城A(000069.SZ)以每股作价15.16元,向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定向增发约4.86亿股,用以收购华侨城集团所持有的12家公司的全部股权。 根据相关预测资料,完成整体上市后的华侨城总资产约310亿,净资产约110亿,总股本达31亿。 整体上市后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主题公园模式也是“中国最盈利的产业之一”。尽管如此,在迪士尼面前,华侨城仍然显得像个“小兄弟”。 面对迪士尼落沪之后的局面,华侨城集团副总裁刘平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和迪斯尼的)竞争相当于一个小个子和一个大个子,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