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
发改委主任:抑制投机购房将增中低价房等供应
[提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9日表示,我国将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9日表示,我国将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 另据报道,12月5日至7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 会议指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
楼市政策暂不会"大变脸"不会立即全面收紧
岁末年关,去年底出台的房地产优惠政策一年期将至,关于楼市政策即将“变脸”的猜测四起。但权威人士认为,楼市政策不会立即重回全面收紧时代,而是在象征性收紧的口径下,放权由地方政府及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把握节奏。同时,刺激民间投资进入市场可能成为房地产政策的重要内容。 回顾本世纪以来房地产政策的制定,一个重要的改变是政策制定“因地制宜”化。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行业,试图用全国性政策调控表现千差万别的区域市场鲜有成功的案例。2004年左右,上海房价快速上涨,而其他城市房价仍处合理范围,相关部门制定了全国性政策以图打压市场,结果是“上海感冒,全国吃药”。自去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主管部门在政策出台之时频频强调“因地制宜”,银监会的房贷政策更是明确规定各银行根据风险自行控制松紧。这一政策思路可望延续。 今年以来,包括京沪深在内的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在流动性刺激下超预期爆发式上...
-
楼市变脸猜测四起 明年二季度政策或将真正调整
岁末年关,去年底出台的房地产优惠政策一年期将至,关于楼市政策即将“变脸”的猜测四起。但权威人士认为,楼市政策不会立即重回全面收紧时代,而是在象征性收紧的口径下,放权由地方政府及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把握节奏。同时,刺激民间投资进入市场可能成为房地产政策的重要内容。 回顾本世纪以来房地产政策的制定,一个重要的改变是政策制定“因地制宜”化。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行业,试图用全国性政策调控表现千差万别的区域市场鲜有成功的案例。2004年左右,上海房价快速上涨,而其他城市房价仍处合理范围,相关部门制定了全国性政策以图打压市场,结果是“上海感冒,全国吃药”。自去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主管部门在政策出台之时频频强调“因地制宜”,银监会的房贷政策更是明确规定各银行根据风险自行控制松紧。这一政策思路可望延续。今年以来,包括京沪深在内的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在流动性刺激下超预期爆发式上涨...
-
反思《蜗居》式生存:还给居住者一个公平制度
任志强说,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作为中国最率性的开发商,任志强的大胆直言和理论功底令人敬佩,但也过于冰冷。现实生活与社会文化的复杂性相比简单的理论来说,甚至可以用“说不清道不明”来形容。 电视剧《蜗居》讲的是一个基于房子的道理伦理故事,它几乎在一夜间风靡了大江南北:一对名牌大学毕业的姐妹俩在大都市追求梦想,房子,成为她们改变命运的起点。“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主人公们的感慨道出了很多都市人的心声。 无论是对还是错,这是中国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社会现实。而其产生的原因值得深思。中国人的生存价值体系正在遭遇金钱至上的巨大挑战,而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制度缺失带来的社会不公平感导致的人性异化。 比如房地产市场。如果从纯粹的市场竞争和生存法则来看,记者非常赞同任志强的判断。通览国际经验,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也理应没有能力购买一线城市的商品房。而是应该通过...
-
厉以宁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让百姓买得起房
记者昨晚连线在北京的著名经济学家、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厉以宁教授。 谈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厉以宁表示,今年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不错,但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基础还不稳固,同时世界经济形势还没有出现扭转的势头,因此此次会议定下明年的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有必要。同时,他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对理解此次会议精神很有裨益。 - 调整 产业结构性调整在明年很关键。首先,信贷适度宽松的政策必须以此为前提,既要遏制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扩张,同时也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其次,产业升级、制度创新是我国目前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如果不能及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我国目前良好的经济形势肯定无法得到延续,2008年的经济问题可能还会旧病复发。 - 增收 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而拉动内需必须要有两个前提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
-
物业税再成争论焦点 专家称开征时间表难估计
在财政部近日强调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有关问题之后,房地产物业税何时开征再次成为争论焦点。 财政部规定,对地下建筑用地按应征税款的50%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下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税收多次做出调整,此举或许是在为未来开征物业税做准备。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吴徐东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预计物业税可能在2010年研究开征,现在明确房地产税收政策是在为其做铺垫,同时也意味着明年国家税收政策调整重点指向投资和投机市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上周在某投资年会上也公开表示,我国当下开征物业税现实可行,将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防止房价大升大落以及优化地方政府投资环境有积极作用。 5月2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提出“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由财政部、税务总局、...
-
国务院拟改拆迁条例 自焚悲剧或加速恶法废除
强制拆迁理应从“行政”转向“司法” 固然,在有些领域,行政部门为了公共利益,并不排除行政强制力的使用。但是,在涉及公民宪法权利的重大理由面前,我们是否还可以纵容这类行政强制力的使用或滥用? 针对近段时间城市拆迁引发的大量社会矛盾,北大法学院姜明安、沈岿、王锡锌、钱明星和陈端洪五位学者,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建议书,建议立法机关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撤销这一条例或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修改。 我国的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里包含了两个基本的法律精神: 第一,世界上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这是国家出于重大的正当理由,对公民财产权和意...
-
多部门联席会议:短期内不出房地产调控政策
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 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并没有提出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紧缩性调控,相反还提出了“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12月8日,地产股板块整体上涨2.69%,进入涨幅前5名。在“城镇化”概念的刺激下,业务集中于二三线城市的地产股多只出现涨停。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召开的一次多部门参与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联席工作会议上,也仅是对当前形势进行了分析,没有哪个部门提出调控性建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表明政府对明年经济增长仍然担心,房地产作为支柱性产业,短期内不会调控。但是2008年底出台的税收优惠措施会到期停止,“二套房贷”政策由各家银行自行把握执行。 地方政府应对营业税优惠到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