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
国务院批准澳门填海362公顷造新城
澳门特区政府将配合特区整体发展,科学规划、循序建设澳门新城区。未来开展建设的新城区。 11月29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办公室表示,国务院批复同意澳门特区填海造地361.5公顷方案。 为了利用好本次机会,澳门特区政府将配合特区整体发展,科学规划、循序建设澳门新城区。未来开展建设的新城区,将有大量的公共设施和绿化空间,并预留适量的土地兴建公共房屋和发展符合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的产业。 此外,行政长官办公室还表示,国务院的批复,必将对特区解决土地资源不足、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广大市民综合生活素质、促进未来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极为强大的推动力。 据悉,在2006年,澳门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申报填海规划的初步研究建议,提出分别在澳门半岛的东北、新口岸孙逸仙大马路以南及氹仔以北共填海3.98平方公里。2009年4月,澳门特区政府再次规划填海造地计划,面积将...
-
温家宝强调刺激经济政策不能过早退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在南京会见了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兼国库大臣容克,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同他们就世界经济形势、货币汇率政策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温家宝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中国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当前,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仍然应该是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过早“退出”会使成果得而复失。中欧作为两大主要经济体和重要贸易伙伴,要以实际行动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容克等说,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取得的积极成效令人印象深刻。欧盟赞赏中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希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对欧洲有利,对世界有利。当前世界经济中确实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是轻言“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时候。欧盟也主张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温家宝指出,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
成思危:吁适度调整刺激政策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时至今日,中国经济触底回升,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做法需要适度调整,以防止负面效应。此外,他还表示,房市股市掩盖了通胀,一旦股市、房市降下来,通胀马上就会显现。 他是在昨天的2009中国总会计师年度人物、中国财务价值领军人物等颁奖典礼上做出这一表示的。 成思危称,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必要措施。在金融危机导致包括中国经济受到冲击的影响下,中国外需减少导致下岗增加等问题出现,经济刺激政策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还能通过工资增加人们的购买力。 但这些措施都是应急措施,是有后遗症的,他认为在经济触底回升后,需要适度调整,防止负面效应。 此外,成思危还称,目前潜在风险不可忽视。其中一个隐忧就是通胀风险,尽管目前CPI仍然为负,但是这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方面,CPI今年为负是因为去年通胀厉害。另一方面,物价传递的过程一般需要...
-
财政政策明年仍唱主角 将加大力度扩内需促消费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界人士认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将让财政政策在明年唱主角,重在调整和改善经济、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结构。 去年以来,在经济下滑不确定性较大、私人部门投资萎靡的宏观环境下,政府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迅速止住了实体经济的急速下滑。统计表明:在我国今年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中,投资贡献了其中的6个百分点,占到70%以上。明年该怎么走?美国银行美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给市场一个安心丸。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明年我国的经济工作重点应该是调结构,这里的结构不仅是产业结构,而是‘大结构’——除了产业结构外,还有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
-
商务部: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
前天,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上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刺激消费政策效果明显,前10个月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达到30年以来最高水平。内贸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得到了验证。 姜增伟表示,为了应对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为重要内容的“一揽子”计划。国内市场从今年4月起明显回升,二季度持续走稳,三季度后逐月加快。1-10月份,扣除价格因素后,零售总额实际增速17.2%,达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高增幅。预计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2.5万亿左右,同比增长15%以上。 姜增伟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走上企稳回升之路。但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做到“三个为主”:一是外需同内需相比,要以扩大内需为主,因为出口的不利环境还将持续相当时间。二是投资需...
-
专家解读明年经济政策取向 3大政策信号利好股市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解读明年经济政策取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此次会议传出的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偏正面。预计明年流动性依然充裕,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加息,短期内通胀压力不大。 对资本市场影响偏正面 中国证券报: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的信息,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哈继铭:会议显示,决策层判断全球经济的走势仍然不稳固。目前影响经济走势的不稳定因素并未消失。从国际方面看,美国三季度GDP增长3.5%,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上升2.8%,说明它的经济增长仍不稳定;近日爆发的迪拜主权债务违约事件引发新的金融波动。这些因素都显示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并不稳固。 从中国经济角度看,今年经济增长能够“保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拉动,私人部门的投资除房地...
-
央行官员:货币政策并未“过度宽松”
●我国的宏观政策操作与西方主要国家的救市政策存在质的差异 ●从下调后的准备金和利率水平看,我国目前仍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历史对比来看,目前的流动性调控水平并未一松到底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增长较快,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企稳向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点“过度宽松”。对此,我们应如何看待? 过去,我国没有实行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力度究竟多大合适,很难用确切的数量指标来评估,但不妨用对比的方式来分析这个问题。 &nb...
-
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年” “微调”或成关键词
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此番表态打消了人们对经济刺激政策将“退出”的疑虑,政策“微调”的可能性加大。同时,“调结构”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速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这其中,一揽子计划功不可没。据估计,经济刺激政策对今年我国GDP增速贡献了至少3-4个百分点,并在避免经济“硬着陆”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显著。 不过,率先复苏不意味着率先退出。中国经济回稳基础尚不牢固。扩张政策着力点在实体经济和中长期投资项目上,投资单引擎拉动,经济内生性增长力量不足。此外,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曲折,全球宏观经济政策仍处于扩张期,主要经济体尚未走上“退出”通道。如果此时中国贸然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