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
中国经济复苏可能呈“V+U”形 警惕房地产风险
专家13日在“危机后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研讨会”上表示,虽然未来中国经济存在二次下探的可能,但宏观经济整体向好,需要警惕资产泡沫进一步膨胀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危害,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有望提早到来。 经济复苏可能呈“V+U”形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将呈“V+U”形走势。 2009年一到三季度,第一个“V”形已经形成,第二次“U”形下行底部较浅,预计明年年底随着制造业加速投资,经济会实现反弹。按照目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来看,大概还要四个季度产能利用率才会回到2007年的水平,到那时制造业开始加速投资,加速以后会成为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马骏认为,CPI涨幅从7月-1.8%的底部会上升到明年三季度的接近4%左右。短期来说,资本市场对此要非常关注,因为这对流动性和政策走向会产生重要影响。 在谈到宏观层面的通胀和扩张性政策退出时,...
-
强化社区功能 我国住宅建设逐渐完善健康指标
我国住宅建设越来越注重“健康指标”的完善。在2009年新修订的《健康住宅建设规程》中,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对健康住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强化住宅电气和智能化运营平台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指标”,还强化交往、安全和住区养老育童等社会环境的“健康指标”。 2009国际住宅前沿论坛暨第四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发布了2009年修订版《健康住宅建设规程》,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主任仲继寿发表了《健康住宅的创新与发展》的演讲。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两年一届,前三届分别在北京、珠海、大连成功举办。 2000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住宅工程中心把健康住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发布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截至2009年11月,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共受理了100多个项目对健康住宅建设试点工程的申请,批准了33个城市45个项目为健康住宅建设试点工程项目,试点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
-
住建部称明年增加低总价房 “90/70政策”或重出
作为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12月初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让市场各个层面翘首以待。 除了对去年包括财税及金融等一揽子救市政策的调整外,11月11日,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增加低总价的普通商品房供应将是明年政策的导向之一。而为了明年的保八任务,围绕稳定明年的房地产消费和投资两项任务,年终的房地产政策调控传言四起。 将调整财税和金融政策 去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营业税减免等在内的财税政策,一类是降低房贷利率等金融政策。 对于明年的房地产政策,房地产住宅及研究学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最主要也是对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调整,但这需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再进行。 据业内专家介绍,房地产政策制定的基本流程是,年底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
国土部官员称房地产行业没有过剩 未来房价还要再涨
今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三部门召开“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在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房地产行业总体上没有过剩,否则房价不会上涨,还有那么多人需要房子。从这个情况来看价格还是要上涨的。 董祚继指出,目前房地产行业没有过剩并不等于不需要健康发展。“我个人觉得现在的问题从土地方面讲不是保障性住房和高档房地产有什么政策,保障性住房采取划拨土地是很明确的,高档房地产肯定是走向完全的市场化,招拍挂出让土地。” 董祚继表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普通的商品住房,长期的政策应该是抑制房地产价格非正常上涨,把正常上涨尽可能的返还给社会。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土地日益稀缺,从这个情况来看价格还是要上涨的,任何人没有办法进行抑制。但是应该通过税收的措施,把土地...
-
第三季度全国城市消费调查:购房意愿微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城市消费者行为研究”课题组今天上午发布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稳中略升,但消费者购车购房意愿微降。 消费信心恢复 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对消费者信心产生间接影响。研究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比上季度略升2.3点。其中涉及企业运作和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人群消费信心提升较其他人群大:私营业主提升4.2点,企业中高级人员4.5点,工人10.3点,专业技术人员3.7点。而纯消费端的人群——全职家庭主妇、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者的消费信心分别下降1.7点、1.5点和1.9点。课题组指出,这说明政府经济政策的刺激效应似乎尚未传导到消费最终端的人群,保民生政策还需增强力度持续执行。 就业预期好转 三季度就业预期指数为84.3,比上季度高出14.1。有41.90%的城市消费者样本认为失业人数将...
-
10月经济数据确认经济复苏态势
工业增速创新高,消费成10月经济数据最大惊喜,通胀压力有所缓解……11日发布的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一片向好,中国经济上升趋势从这些数据中得到确认。 消费增长较快源于五因素推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评点经济数据时表示,消费增速加快,充分体现旺季旺销的特点,是10月份数据中最大的惊喜。10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8亿元,同比增长1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盛来运说,前三季度来看,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决定性的。随着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的减少,投资会有所回落。因此,未来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还会有一定的提升。 据他分析,10月份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有以下五方面因素的推动: 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
-
央行要求管好通胀预期 确定下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央行11日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分析今后的货币政策趋势时指出,在经济持续回升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类价格走势,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意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增强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报告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的判断是,总体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综合各方面情况,下一阶段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将继续增多。但报告也强调,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还面临不少困难。 价格走势值得关注。受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等因素影响,2009年以来还出现了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资产价格明显反弹等现象,也反映出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通胀预期。总体来看,未来实体经济运行态势以及...
-
四万亿刺激计划实施一年 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全年实现‘保八’没问题”、“当前不存在通胀”、“元旦、春节消费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这是新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对于10月份经济的点评。在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实施一周年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这样的点评更有总结意味,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在成功抵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之后,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在10月份显得越发畅快。 CPI同比降0.5% 当前中国不存在通胀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5%,比前一月的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8%,比前一月月降幅缩小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 分类别看,10月份,“衣食住行”八大类商品的价格呈现“三涨五降”的局面,食品、烟酒、医疗保健三种商品有不同程度上涨,衣着、交通等五种商品则出现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