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聂梅生: 房地产刺激政策退出不会全国“一刀切”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11日表示,由于很多城市楼市尚未回暖,未来房地产刺激政策的退出将不会全国“一刀切”,而是采取逐步调整的措施退出。   聂梅生是在焦点房地产网和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举办的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她透露,前10个月,我国流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总额达到15282亿元,占贷款总量的16.7%。在大规模信贷刺激下,房地产刺激政策效果超过预期,总的趋势来看,房地产刺激政策将逐步调整退出,但时间表和力度应该取决于经济稳定的程度和资产价格上升的压力。   她表示,目前尽管诸多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较大,但从全国来看包括吉林在内的部分地区房价仍在负增长,所以政策退出不会采取全国“一刀切”的模式,而是区别不同地区逐步退出。针对房贷利率七折优惠政策,她预计各家银行对市场的判断将有所差异,采取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有的银行将延续七折优惠,有的银行可能把房贷利率折扣上调至八五折”。...
    购房人将办国有土地使用证 商品房暂无此证不影响买卖
        目前北京大多数的商品房购买人拿到的只有房产证。记者昨天从市国土局获悉,本市将适时启动商品房购房人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也就是说,今后购房人不仅将获得房产证,还将拿到国有土地使用证。    按照法律规定,对于依法购买的商品住宅,应当依法为购房人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并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特别是在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除了进行房产证过户外,还应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目前,北京仅对386个“外销”商品房项目办理此证,但尚未针对其它商品房制定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的统一政策和程序,相关土地登记工作迄今尚未在本市全面展开。    市国土局昨天表示,他们将结合土地调查和土地总登记发证工作,对城镇商品房购房人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问题进行研究,力争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并适时启动商品房购房人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同时,市国土局明确...
    城南城北,浦东浦西?
        11月6日,由北京市34个部门和城南五区历时三年共同参与制定的《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正式对外公布。按《计划》预计,未来3年市区两级财政对城南地区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再加上带动的社会投资,总投资可能达到2900亿元。对于长期发展滞后的城南而言,此《计划》可谓久旱甘霖。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曾经的上海浦东。与北京城南城北不平衡发展相对应的不正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吗?如今,借助浦东开发,浦东已然与浦西平起平坐。那么,今天的北京城南是否也能像昔日的上海浦东,抓住机会扶摇直上呢?落脚于地产,那么,从最直观的房价来看,未来城南房价基本追平城北又是否能成为现实呢?   根据《计划》,基础设施的改善将是城南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5年,城南地区在目前已开通的3条轨道交通线基础上,力争建成7条轨道交通线。新增运营里程188公里,通车的轨道交通累计将达到1...
    不妨看淡年底政策变化
        2009年度的中国楼市,正在接近尾声,去年10月之后出台的优惠政策会否延续,成为当前业界、甚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回顾今年楼市,大家的兴趣点不断换频道。一季度争议的是市场复苏是否只是“小阳春”,二季度讨论是市场反弹还能走多远,三季度地王们赚足了眼球,四季度围着政策猜猜猜。   与股市相似,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可分为四种:宏观面、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宏观面包括经济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人口结构等,大家经常听到的我国楼市长期向好,就源于宏观面的强力支撑;基本面指土地供应、需求结构、供求关系等;资金面三季度坊间讨论的较多,与供币供应、贷款规模有关;政策面近期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   人们喜欢称我国楼市为“政策市”,事实上确实如此,形成这样的局面是有原因的。一是政府在管理经济方面,依然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后遗症影响,动辄想抡出行政大棒,甚至直接限制商品房价格;二是住房天然具有商品和公共产品...
    央视: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定调楼市优惠政策
       【提示】房价连续8个月上涨也使得有关房地产优惠政策是否延续的争论不断加剧。去年年底,为了刺激楼市需求,国家先后出台包括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七折,二手房契税、营业税减免,等救市政策,现在这些政策的有效期接近尾声,明年是否还会继续执行?会不会终止?  国家先后出台包括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七折,二手房契税、营业税减免,等救市政策,的有效期接近尾声,明年是否还会继续执行?会不会终止?都还没有定论,但一部分购房者已开始提前行动,想搭上房产优惠政策的末班车,房产中心人满为患,过道上和各个窗口都挤满了人,连房产中介的业务员也穿梭在看房路上。   中国房地产协会的副会长顾云昌称,今年十二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肯定会对当前的中国房地产总体发展态势作出一种结论性的分析,只有看中央如何判断,才能决定房地产政策的取向,他个人认为,保持现在的状态比较好。   今天公布了10月份的经济数据,CPI虽然环比保持...
    物业税渐近 让房价回归理性
       今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其中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此前,北京、辽宁等10多省(市)开始物业税“空转”运行,有关物业税的开征讨论也持续了四五年。现在看来,物业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商品房的开发成本将会下降   开征物业税,很大程度上将降低房屋的首次购买价格。目前我国居民购房能力还比较低,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的住房价格与消费者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之比皆高于10倍,有的甚至15倍以上,这与发达国家的3-6倍相比差距太大,而地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房价中,土地和税收以及开发商利润约占58%,建筑成本约占42%;而国外72% 是建筑成本,土地税费、开发商利润只占28%。而且我们的土地和税收费用一次性支付就必然抬高...
    龚方雄: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原动力 明年房地产板块还涨
        房地产价格涨跌一直是市场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作为拉动内需产业链最长的房地产业,未来走势如何?就此,记者专访了摩根大通中国投行副主席龚方雄。   中国房价长期看涨短期中性   上海证券报:今年1月开始,你们就主推中国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板块,现在看来是对了。将来怎么看?   龚方雄:总体上看,未来中国经济继续跑赢全球,内需拉动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从今年1月份开始主推中国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板块,将来如何,我个人而言,中国汽车市场至少要持续好几年的结构性上升态势,主战场在二、三线城市。这方面国内争论也不多,观点比较趋同。   现在争论最大的是房地产,作为促进内需最大的产业链之一的房地产,我认为中国房价长期上升态势应是非常明确的。短期看,受外部原因冲击,价格可能会涨到某个位置进行整固。   上海证券报:外部原因是指什么?   龚方雄:外部原因就是人们对流动性的感觉。我为...
    粤港澳交接地区开发提速 带动房地产市场繁荣
        今年以来,港澳与珠三角城市的合作日益紧密,以珠海横琴岛、深圳前海和河套等为代表的深港和珠澳交接地区的开发已悄然提速,并带动周边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继香港和深圳就深圳河套区合作开发高等教育和创新圈达成一致后,珠海横琴岛开发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澳门将以租赁方式获得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土地使用权。8月下旬,港深政府又签订意向书,准备将深圳的前海地区变身为两地共管的自由贸易区,打造“深圳的中环”。   今年4月,香港及深圳同意,在占地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地权属于深圳所有的河套地区合作发展以高等教育为主导、辅之以科研和创意工业的产业基地。管理上,河套区将成为特区中的“小特区”,港人和内地人均可自由进出。“引入香港管理模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深港合作的关键。   6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其中提出“逐步建成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
显示 2689 - 2696 of 3010 条记录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豪宅之声
精品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