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董藩:现在谈拐点为时过早 楼市政策只可能微调
        9月“价涨量跌”在全国楼市弥漫,针对这一现象,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纷纷重提拐点论。楼市是否真面临拐点?昨日,来渝给某房地产总裁班授课的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董藩,就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价涨量跌”现象发表看称,楼市拐点的标志是量价齐跌,现在谈拐点,为时尚早。   关于拐点:   “现在谈拐点,为时尚早”   9月份,全国楼市出现了价涨量跌的现象,与2007年楼市拐点来临前的种种迹象颇为相似,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提出了楼市面临拐点的言论。   “成交量小幅下滑,属正常现象。”董藩说,“现在全国各地的商品房成交量,大大高于2008年同期的水准,与2007年相当。”   董藩说,目前楼市出现价涨量跌,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2007年下半年起,全国楼市遇冷,导致了2008年至2009年2月市民的持币观望,大量的购买力积压。从今年2月份开始...
    谢国忠:中国经济是否也难逃厄运
        美国经历过1929年的大萧条,日本经历过1989年的衰退,东南亚则经历过1997年的危机。若干年后,中国是否也将面临一个类似的灾难时刻?   这个问题不仅对于那些眼下投资亚洲的人至关重要,对于范围更大的全球市场亦是如此。因为当全球投资者步履蹒跚地走出此次金融危机之际,许多人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繁荣,是这个冰冷世界中的一线希望之光。   问题在于,历史经验表明,这种乐观看法很大程度上可能选错了对象。   金融市场有这样一种习惯:当经济迅速发展时让自身陷入狂热,结果导致灾难。这最终宣告了市场的总体无效。问题是,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极端乐观与流动性泛滥独特地结合在一起。   经济发展会催生非同一般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看着经济蛋糕不断变大那样,呈现出人类的动物精神。因此,购买股票等风险资产,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乐观看法,...
    顾云昌:要反思“高房价”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
        人物简介   顾云昌,中国房地产理论研究人士,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现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他从20世纪80年代初着手住宅商品化研究,1985年开始研究土地问题,历任建设部城镇住宅研究所所长、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进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工作,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多次参与国家房改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是国家房改方案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上世纪90年代参与2000年国家小康住宅科技项目,任产业政策组组长。主持完成了“跨世纪中国住宅产业政策的研究”、“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研究”等重要课题,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的住房改革是众多改革之中最成功的改革之一。现在房地产存在的问题、住房改革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的问题,我不主张也不同意‘二次房改’的说法。”近日,一份来自民间的“二次房改”建议引发广泛关注,顾云昌在记者专访中对1998...
    任志强:仍然是金九
        媒体普通报道的是九月份的量价齐跌,似乎九月份的销售出现了极度下滑,不但打破了传统的金九,甚至变成了一种拐点之说,连一向出言谨慎的叶檀女士都在疑问“金七银八铁铜九铁十”了。尤其是十月初的黄金周,除重庆的销售量翻番之外,各一线大城市的销售都跌入了历史的低点,更让媒体认为是未来一片黑暗了。   统计局公布了九月份的数据,不能不让这些媒体哭声中断,让那些对金九猛倒脏水的人自惭,金秋的九月仍然是阳光如此灿烂。   统计局公布了之前三季度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1—9月份全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高达583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44.8%,销售额27532亿元,同比增长了73.4%,都分别比八月的销售率有所提高,丝毫未见媒体所说的销量下滑的趋势。   仅就九月份当月的销售面积计算为895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068亿元,比八月份的销售面积766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864亿元,分别提高了1...
    李战军:质疑“环球时报”社评
           10月19日,“环球时报”在国家论坛版发表了社评,题目是“人人有房住,应该是国家目标”。阅后,觉得存在多方面的不准确和对读者的误导。   我长期自费订阅“环球时报”,被其及时而又平民化的国际新闻的报道所吸引,从中收获非常大。反过来,其对国内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便大为逊色。到了关于房地产的报道和评论,那就叫错误百出,误导民众。   我喜欢看那位戴旭空间“上校”的关于军事问题的文章,偶尔看到一次他写关于中国房地产的文章,给我的感觉他能当个“上士”就不错了。前不久,刊登了一篇好像是北京资深新闻媒体人的文章,说什么高房价阻碍了城市竞争力,真叫人哭笑不得。   前两年,“环球时报”在上海地区有个副刊版,有一段时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一个叫唐耀坤的人,每周发一篇关于房地产的文章,所有的评论和预测没有几个是靠谱的。   周一关于“环球时报”的这个社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题...
    刘晓光:首创置业不抢地王
        设计四大企业发展思路,已经递交A股IPO申请   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昨日指出,由于货币宽松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政府预计不会出台针对房地产业的重大调整政策,“未来半年房价会比较稳定。”而面对房地产市场资源争夺激烈的现状,他更旗帜鲜明的表示,“首创置业不抢地王”,未来首创置业将按四个思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储备价格合适的土地资源,走出不同于别人的独特发展之路。   预计楼市调控政策更灵活   刘晓光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去年市场“量价齐跌”恰恰为整个行业未来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1-9月,首创置业实现签约金额91亿元,同比增长292%,签约面积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399%,其业务毛利率也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达44.6%。刘晓光认为,未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将更加灵活,市场将有望继续保持震荡上行,供求关系将在上行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   刘晓光说,“...
    郎咸平:股市楼市火爆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回暖
      经济学家朗咸平(来源:资料图)   “很多人说经济回暖了,怎么回暖呢?我们的股市领先全世界股市4个月之久回暖了,我们的楼市在美国楼市大幅下挫的情况下逆市回暖了。”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日前GMC中国制造商总裁高峰论坛上语出惊人,他再次强调,股市楼市火爆,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回暖。   制造业面对“中国困境”   为什么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回暖?郎咸平直言:“那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的两大病症未消除,中国制造业仍未摆脱危机,中国经济想回暖太难。”   郎咸平分析指出,中国制造业的第一大病症是产业环境恶化,存在五大内忧三大外患。其中,五大内忧是指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率调低、劳动合同法的推出、政府推出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今年开始的税费增长;三大外患指的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汇率战、贸易战以及成本失控。郎咸平特别强调了成本失控这个外患,他说,目前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定价权全部被美国操纵了:华尔街的金融资本控制了...
    姚景源:父母为独生子女买婚房扭曲房价
        继“丈母娘需求推高房价”之后,又一位专家对房价高居不下提出了新鲜的观点。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7日表示,双方父母和祖父母为独生子女购买婚房的“第三方埋单”现象,扭曲了房屋的市场价格。   姚景源是在此间举行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就“CPI(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为何赶不上房价”作解答时作出上述表示的。姚景源表示,统计局的“居住消费价格”应该与房价基本保持同步,但现实中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对此,姚景源提出了“第三方埋单”现象作为解释。“在美国,普通人五年左右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可中国一年收入也就只能买几平方米。”姚景源认为,这与中国文化有关:两个小青年结婚买房,是双方父母掏钱,甚至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掏钱。   “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学上的‘第三方埋单’,自己不掏钱,一点不心疼,所以扭曲了市场价格。”姚景源说。据《第一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本...
显示 1697 - 1704 of 1792 条记录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豪宅之声
精品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