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房企资金链再度紧绷 信托变最佳融资通路
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井喷走势,在助推房价持续高涨的同时,也让众多房企的投资冲动无比强烈。大手笔的收购土地,一时间让全国“地王”频现。然而这种超额投资的后果就是使得本来资金就时常紧张的众房企的资金缺口更加凸显,“抢地”后遗证愈发显现。 为缓解资金缺口,各家房企融资需求逐步加大,但银行及资本市场融资之路并不平坦。根据最新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正配合证监会,对部分申请IPO和再融资房企中涉嫌违规用地项目进行清查,这对于众多公司来说无疑就是一个今年融资趋紧的信号。此外,央行等严控房地产信贷的消息,也使得这些房企融资之路愈发艰难。 面对种种融资不畅,嗅觉敏锐的房企们开始转而借道信托进行融资。 抢地后遗症凸显房企“钱袋”缩小 2009年,随着我国提振经济计划的一揽子计划的推出,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明显。行业的回暖也让各家房企收益逐步走出了低谷。统计数据显示,91家上...
-
投资不动产细则近期会签 1900亿险资开闸在即
与投资不动产带来的收益相比,监管部门对风险的管控更为关注。不日将进入会签程序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或在近期浮出水面。据消息人士透露,在首批不动产投资试点中,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将被放在首位。另外记者了解到,保险资金初次涉足不动产的投资比例或将控制在资产总额的5%以下。 投资比例拟定5% “在新修订的细则中,保险公司可以运用保险资金,以物权、股权、债权等方式投资不动产。”上述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对记者表示,细则的出台只不过是给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一个“名分”。实际上,很多保险公司早通过多种渠道涉足了不动产的投资。例如,中国人寿以58.19亿元港元的价格入股远洋地产;中国太保以自用名义斥资近2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丰盛大厦。 在保监会近日颁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中就曾明确规定,保险资金的不动...
-
2009年上海财政收入2540亿 25%来自地产
辞旧迎新之际,去年12月31日,上海财政局公布,2009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为2540.3亿元,同比增长7.7%。 这个数据难能可贵,按上海市政府的说法,过去的2009年,是浦东开发以来上海经济和财政运行最为困难的一年,开年前几个月,其财政一度出现连续数月负增长局面。 逆转,来自2009年楼市小阳春。上海房地产成交量此后的持续井喷,一直延绵到2009年末,为上海财政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本报从上海市政府权威渠道获悉,2009年上海财政收入,增量部分50%左右,存量部分25%左右均来自于房地产行业贡献。 这样的财政结构对于上海而言喜忧参半。房地产行业存在不稳定因素,上海政府担心其会加大财政增收难度。 2009年12月21日召开的上海经济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虽然上海去年财政增长超出了原来预期,财政收入增长较多以来房地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俞表示,...
-
上海明确改善型住房标准 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最新政策,明确人均住房面积小于33.4平方米、再次购房,为购买“改善型住房”。对购买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80万元降低为60万元。同时,上海对“投资投机性购房”将收紧公积金个贷。 “33.4平方米”是上海2008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新发布《2010年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政策》中明确,对购买第一套普通自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仍保持80万元,对购买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最高限额则降低为60万元;首期付款为不低于所购房屋总价的20%。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还明确,“投资投机性购房”最基本的条件是购买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非改善型住房;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3.4平方米(2008年上海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第二次贷款购房,即认定为购买非改善型住房。 上海对购买“投资投机性购房”将从...
-
国际油价上行几无悬念 2010年或将突破100美元
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再度刷新14个月以来的新高,报收于每桶81.77美元,并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强势表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华尔街投行们对今年国际油价走势的一种预热,2010年突破100美元几乎没有问题。当然,高油价带给国内的不光是成品油价格的调整,还有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可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与此同时,上海各加油站并未受国际油价“9连阳”的影响,继续在进行价格战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国际涨势远未终结 整个2009年,国际原油市场“风向标”——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累计上涨达到了78%,创下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而2010年伊始,这波涨价浪潮并没有终结,在新年的头几个交易日中,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承接了去年的强劲走势,再度站上每桶80美元之上。 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小幅收高,报收每桶81.77美元,比前一交易...
-
物业税破冰利稳房价 开征尚需跨越多道“坎”
酝酿已久的物业税近日风声再起,有消息称,物业税“空转”工作在部分地区试点了6年多之后,将推广至全国。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一消息令物业税如在弦之箭,但多方声音显示,目前开征难度不小,物业税要步入“正轨”尚需跨越多道“坎”。 的确,物业税并非简单的税费改革,而是涉及到土地使用制度、市场调控手段、住宅建设方式等,牵涉非常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背后隐藏了各方利益的博弈,必然会遭遇各种阻力。 在各种利益关系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如果物业税开征,可能导致现在地方的房产税权利收归中央,地方政府恐将失去巨额土地出让金收入,加上地方官员在追求任期内GD P最大化,让地方政府作出这样的利益让步无疑是艰难的,地方政府也不可能热衷此事。 这从下面一组数据中就能看出端倪,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12月29日,全国60个城市土地出...
-
国家外汇局将完善热钱流动监管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 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在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包括进一步推进进出口核销、拓宽资本流出渠道等外汇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完善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境外汇收支急剧增长。易纲强调,外汇管理部门要以全球视野来认识中国经济金融问题,在开放经济的框架下分析中国的外汇管理问题,积极发挥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易纲指出,2010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应增强服务意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为经济主体提供便利,逐步淡化事前审批管理,强化事后监测分析职能;同时顺应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据外...
-
央行:信贷投放要均衡 将严格执行地产政策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09年的天量信贷投放较好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回暖,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连续数月过万亿元的增长,月末、季末冲规模的情况突出,使得央行对于2010年的信贷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日闭幕的央行2010年度工作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 市场预计,2010年的新增信贷规模约为7—8万亿元人民币。为了防止重复出现2009年前高后低的走势,有专家建议,1季度的信贷投放工作尤其要抓好,平稳放贷要从年初做起。不过,据记者了解,不少银行已经将去年底积攒的客户的放贷计划顺延至了今年年初,因此,1月份的信贷增长情况值得关注。 此外,央行在2010年的工作中也更加侧重强调信贷投放的均衡性及风险控制问题。大量信贷资金投向重复建设...